甲公司因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搬迁一处厂房(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累计折旧300万元)及其土地使用权(原值300万元,累计摊销200万元),2013年1月3日签约的搬迁合同中约定:搬迁补偿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对被征用资产价值的补偿800万元,因搬迁、安置而给予的补偿100万元,对停产停业形成的损失而给予的补偿60万元,其他补偿收入40万元);2013年1月18日收到*9笔搬迁款500万元;2013年2月3日办理资产交接手续,并支付余款。
另根据保险合同约定于2013年2月5日时获得保险公司支付资产搬迁过程中遭到毁损而取得的保险赔款100万元。
2013年2月28日由于搬迁而处置企业除存货以外各类资产所取得的收入200万元,对应的资产成本180万元;由于搬迁处置存货而取得的收入300万元,对应的存货成本270万元,不考虑货物和劳务税等因素。
2013年12月31日发生安置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停工期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临时存放搬迁资产而发生的费用、各类资产搬迁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与搬迁相关的费用150万元。
2014年4月1日发生安置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停工期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临时存放搬迁资产而发生的费用、各类资产搬迁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与搬迁相关的费用50万元。
2014年5月15日搬迁完成,新厂房建成投产,总造价500万元。
一、单独核算方式一
(一)2013年度单独核算处理 (单位:万元)
1.2013年1月18日取得*9笔搬迁款。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其他应付款
500
2.2013年2月3日交接被搬迁资产及其相关权利证书,签署资产交接确认书(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累计折旧300万元)及其土地使用权(原值300万元,累计摊销200万元)。
借:其他应付款
500
其他应收款
500
贷: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1)搬迁补偿收入
1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
累计折旧
300
贷:固定资产
500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4)被搬迁资产的折余价值和搬迁资产处置支出
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4)被搬迁资产的折余价值和搬迁资产处置支出
100
无形资产摊销
200
贷:无形资产
300
3.2013年2月3日收到搬迁剩余搬迁款。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其他应收款
500
4.2013年2月5日获得保险公司支付资产搬迁过程中遭到毁损而取得的保险赔款。
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1)搬迁补偿收入
100
5.2013年2月28日由于搬迁而处置企业除存货以外各类资产所取得的收入200万元,对应的资产成本180万元。
借:银行存款
200
贷: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2)搬迁资产处置收入
200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4)被搬迁资产的折余价值和搬迁资产处置支出
180
贷:固定资产等
180
6.2013年2月28日由于搬迁处置存货而取得的收入300万元,对应的存货成本270万元,不考虑货物和劳务税等因素。
借:银行存款等
3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300
借:销售成本
270
贷:存货
270
7.2013年12月31日发生安置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停工期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临时存放搬迁资产而发生的费用、各类资产搬迁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与搬迁相关的费用150万元。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3)搬迁费用支出
150
贷:银行存款等
150
(二)2013年度税务处理
8.甲公司应当自2013年2月3日起至2014年4月30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政策性搬迁备案登记。
(三)2014年度单独核算处理
9.2014年4月1日发生安置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停工期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临时存放搬迁资产而发生的费用、各类资产搬迁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与搬迁相关的费用50万元。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3)搬迁费用支出
50
贷:银行存款等
50
10.2014年5月15日新厂房建成投产,总造价500万元。
借:固定资产等
500
贷:在建工程等
500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5)结转资本公积
62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政策性搬迁 620
注:1000+100+200-200-100-180-150-50=620(万元)
11.2014年12月31日。
借:所得税
155
贷:应交企业所得税
155
注:620×25%=155(万元)
(四)2014年度税务处理
12.甲公司搬迁完成时起至2015年5月31日之前,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时,应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政策性搬迁清算损益表》及相关材料,并在2014年度纳税申报表中纳税调整增加620万元。
二、单独核算方式二
(一)2013年度单独核算处理
1.2013年1月18日签订搬迁合同、协议,取得*9笔搬迁款。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其他应付款
500
2.2013年2月3日交接被搬迁资产及其相关权利证书,签署资产交接确认书(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累计折旧300万元)及其土地使用权(原值300万元,累计摊销200万元)。
借:其他应付款
500
其他应收款
500
贷: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1)搬迁补偿收入
1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
累计折旧
300
贷:固定资产
500
借:营业外支出
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4)转“递延收益”的被搬迁资产的折余价值和搬迁资产处置支出
200
贷:递延收益
200
借:递延收益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借:营业外支出
100
无形资产摊销
200
贷:无形资产
300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4)转“递延收益”的被搬迁资产的折余价值和搬迁资产处置支出
100
贷:递延收益
100
借:递延收益
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3.2013年2月3日收到搬迁剩余搬迁款。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其他应收款
500
4.2013年2月3日获得保险公司支付资产搬迁过程中遭到毁损而取得的保险赔款。
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1)搬迁补偿收入
100
5.2013年2月28日由于搬迁而处置企业除存货以外各类资产所取得的收入200万元,对应的资产成本180万元。
借:银行存款
200
贷: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2)搬迁资产处置收入
200
借:营业外支出
180
贷:固定资产等
180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4)转“递延收益”的被搬迁资产的折余价值和搬迁资产处置支出
180
贷:递延收益
180
借:递延收益
180
贷:营业外收入
180
6.2013年2月28日由于搬迁处置存货而取得的收入300万元,对应的存货成本270万元,不考虑货物和劳务税等因素。
借:银行存款等
3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300
借:销售成本
270
贷:存货
270
7.2013年12月31日发生安置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停工期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临时存放搬迁资产而发生的费用、各类资产搬迁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与搬迁相关的费用150万元。
借:应付工资、管理费用等
150
贷:银行存款等
150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3)搬迁费用支出
150
贷:递延收益
150
借:递延收益
150
贷:营业外收入
150
(二)2013年度税务处理
8.甲公司应当自2013年2月3日起至2014年4月30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政策性搬迁备案登记。
(三)2014年度单独核算处理
9.2014年4月1日发生安置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停工期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临时存放搬迁资产而发生的费用、各类资产搬迁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与搬迁相关的费用50万元。
借:应付工资、管理费用等
50
贷:银行存款等
50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3)搬迁费用支出
50
贷:递延收益
50
借:递延收益
50
贷:营业外收入
50
10.2014年5月15日新厂房建成投产,总造价500万元。
借:固定资产等
500
贷:在建工程等
500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转“递延收益”的搬迁后拟新建资产
500
贷:递延收益
500
借:专项应付款——××政策性搬迁项目—结转资本公积
12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政策性搬迁
120
注:1000+100+200-200-100-180-150-50-500=120(万元)
11.2014年12月31日。
借:所得税
155
贷:应交企业所得税
155
注:620×25%=155(万元)
(四)2014年度税务处理
12.甲公司搬迁完成时起至2015年5月31日之前,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时,应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政策性搬迁清算损益表》及相关材料,并在2014年度纳税申报表中纳税调整增加620万元。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计提折旧并冲减“递延收益”科目时,作相应纳税调减。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