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国税在创新服务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现代物流突破服务瓶颈,大力推进网上办税、移动办税、特服电话办税、邮递办税、自助办税等非接触式服务,线上服务、远程服务、集约服务比例大幅提升,税务干部下户和纳税人跑税务机关的次数大幅下降,征纳沟通更便捷,征纳成本大幅下降,纳税服务现代化迈出了重要步伐。
  推行清单式服务,使权责更明晰、服务更透明。随意服务、过度服务、无效服务模糊了征纳双方的权责关系,造成服务的泛化和权力的滥用,纳税人反映突出,税务干部承担无限责任。为此,制订全省统一的税收职责清单,推行清单式服务,一方面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全面疏理、简并、优化各项税收职责,列明纳税服务18项工作任务,逐一细化岗责要求和工作流程,明确规定不得在职责清单以外增加纳税服务工作任务。另一方面简化优化流程,共清理调查节点157个、审批节点46个、日常巡查要求11项,全年可减少各类调查105万次、巡查38万户次;将49个审批事项调整到办税服务前台,办结时限提速30%。
  服务任务扎口管理,较好地解决多头服务的问题。多头服务源于部门工作缺乏整合统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然造成基层服务工作的混乱。为此,制订出台全省国税纳税服务工作任务管理办法,对涉及纳税人的工作实行统筹管理,变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为上面千条线、拧成两股绳,对应下面执法和服务两根针;同时,积极推进纳税服务“省局实体化集中管理+市县局扁平化终端运作”的模式,变省、市、县、分局四级管理为省、市县局两级管理,按照上级优先,线上优先、远程优先、案头优先、集约化优先的原则,做好各项纳税服务工作;明确下户调查、辅导的要件和程序,国税干部下户调查、辅导必须经过批准,并按通知单内容进行,不得自行增加内容。1-5月进入任务管理系统的纳税服务工作任务共22多万,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远程、案头方式完成的,其中实地调查次数下降59.38 %,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头服务的问题。
  拓展网上办税功能,实现办税业务的全覆盖。进一步拓展江苏国税网上办税厅办税功能,在原有5大类56项功能的基础上,将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出口退税、车购税、非居民、两个基金等全部纳入网上办税平台;进一步推进涉税事项的网上办理,涉税事项申请均可网上提交,而不要到办税服务厅提交,大大减少纳税人跑税务机关的次数。目前,网上办税注册用户达152万户,企业纳税人网上申报开通面达99%;1-5月网上申报达1196万户次,网上认证292.5万户次,网上抄报税197.1万户次,申报、抄报税、认证网上办理量分别达到88.66%、82.23%、66.1%;涉税事项申请网上提交95.82万户次,比上年同期增加24.93%。
  建立省级通信虚拟网,开通特服电话,成为纳税人“联系我们”的主渠道。为解决专业化管理后,纳税人遇到问题不知找哪个部门、该找谁等问题,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与电信部门建立省级通信虚拟网,首创市、县国税局办税服务特服电话,将原来近4000专管员与纳税人多头联系转变为以市、县为单位一个电话统一联系,纳税人找主管国税机关不用找人、不用找部门,直接拨打特服电话就行,实现了“拨打特服号,办税全知道”。各市、县局特服电话年初开通以来已接受纳税人咨询14.62万次,不仅彻底切断了税收管理员与纳税人固定联系的通道,而且与以政策咨询为主的12366互为补充,形成整体,为构建规范、统一、专业的纳税咨询体系探索了路子。
  开通“江苏国税专递”,开辟利用社会物流规范涉税文书送达的新渠道。为彻底改变一有涉税事项,税务干部下户跑或叫纳税人来回跑的状况,我们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物流资源,与江苏邮政部门统一开通了涉税文书“江苏国税专递”,将税务事项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税收风险提醒函、税收证明证件等涉税文书,统一邮递送达。省局统一运作方式、服务标准、信封标识、费用上限,各市、县局根据需要办理具体涉税文书邮递业务。涉税文书邮递送达的开通,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税收服务管理的方式,而且提高了涉税文书及其送达的法律采信度。
  加快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和移动办税平台建设,实现纳税人办税线上线下实时互动。适应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大、获取资讯时间要求高的特点,积极将现代通信媒介和即时通讯产品应用于纳税服务,全省共开通各类QQ群、微信、政务微博328个,参与并接受服务的纳税人达50多万户。同时,积极开发、试点集政策查询、涉税咨询、发票查询、办税厅窗口状态查询、办税指南、风险提醒、预约办税等于一体的移动办税服务平台,纳税人不仅可以用手机在线查询、在线咨询、购票预约等,而且可以远程在线取号,让纳税人办税实现线上线下实时互动。
  完善功能、合理布局,推广自助办税,实现纳税人办税的全天候。一是优化升级自助办税各项功能,在认证、报税、发票验旧、发票领购等功能基础上,四月份新增和优化金税信息变更、终端管理系统等10余项功能,大幅提升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速度,实现防伪税控报税自动扣款自动解卡,使自助办税“操作更简捷、维护更方便、性能更稳定、功能更强大”。二是增加自助办税终数量,全省总量达1402台,1—5月自助办税业务量达到370万户次,约占窗口业务量的38%,其中,淮安、南京、苏州城区自助办税占窗口业务量已比分别达到60%、48%、45%。三是在66个市、县城区设立了24小时便民自助办税区,初步实现了纳税人办税的全天候。
  拓展江苏国税12366功能,使之成为税收政策确定性服务的重要阵地。发挥专业机构的管理优势和国税部门的业务优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与电信部门合作共同建设江苏国税12366呼叫中心,呼入总量、接通率、正确率等各项指标多年以来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在总局组织的全国咨询质量抽查中,回答正确率100%。坚持把提高税收政策咨询的确定性作为工作重点,做到总局新出台政策当天运维,保证第二天各咨询岗接受纳税人咨询及时、统一、准确、权威;抓好税收政策热点问题确定性发布,定期收集整理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问题,经省级咨询专家委员会审核确认后,主动通过公开媒体发布,近两年来先后10批发布热点问题500个,提高了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和确定性。
  将江苏国税短信平台打造成涉税提醒的主通道。在充分利用江苏国税短信平台做好税收政策宣传、涉税事项通知等各类服务的同时,拓宽短信平台的功能,将它与税收征管流程管理系统进行对接,根据事项办理进度自动发送相应短信,实现7大类50项涉税业务涉税提醒短信发送的自动化、集群化。1-5月发送共发送各类提醒短信1631.92万条,较上年同期增加65.86%。同时,对纳税人11类不良记录按户扫描归集,对其中的事项办理不及时、资料报送不齐全、基础信息不准确等19.1万轻微不遵从行为运用短信进行提醒,以进一步降低纳税人不遵从风险。
  细化“六个提速”的30项措施,使纳税人真正得到便捷办税的实惠。将总局六个提速细化成30项具体工作,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按时间进度抓好落实。对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诚信度高的大中型制造业和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按季发售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使多数纳税人跑税务机关的次数下降三分之二;推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季度申报,40万纳税人一年可减少申报320万次;统一部署高速加解密系统,办税服务厅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一窗通办,窗口办税速度提高约30%;试点推行增值税专用发票验旧系统,将增值税专用发票验旧由人工改为信息系统验旧,大大减轻办税前台发票验旧工作量和法律责任;同时,在全面实行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免费提供涉税咨询,免费提供短信提醒,免除税务登记、发票工本费,免费提供表证单书,免费开展纳税人培训,免费到户辅导的同时,自主开发统一申报软件,率先实现申报软件的全省统一、免费使用,每年为纳税人节约申报软件使用费1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