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部门及时规范了化纤纱行业税收管理,虽然大家多缴了一点税,减少了税务风险不说,最主要是避免了同业无序竞争,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近日,兰溪市华隆纺织有限公司姜老板前来国税局办理1-8月份补充申报手续时补缴了33万元税款。他不但没有抵触情绪,反而对国税局推行“以电评税”表示支持。
  今年以来,税务人员在走访企业时陆续听到纳税人反映。由于宏观经济低迷,兰溪市化纤纱行业竞相压价,一些企业通过隐瞒不开票收入偷逃税收来压低价格,行业陷入无序竞争。“由于化纤纱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有的销往诸暨等集散地,有的直接销往下游针织企业,税负不公造成竞争不公,企业之间意见很大。”兰溪市游埠商会秘书长叶启良说。据了解,目前兰溪市共有化纤纱织造企业近40家,主要集中在游埠、水亭等乡镇。
  为了化解化纤纱行业税收风险,兰溪市国税局针对化纤纱行业机器设备类同,产销渠道相近的特点,借鉴商品混泥土、制(洗)砂业“以电评税”的成功经验,将“以电评税”管理向化纤纱行业延伸。在《化纤纱行业以电评税方案》制定过程中,该局组织业务骨干向企业逐一发放调查表,并深入具有行业代表性企业、行业协会进行调查和测算,了解生产工艺特点,结合原材料的进货渠道、成本、各生产环节用料、用电等情况,由点及面建立原始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税收风险分析系统进行比对分析,确定了具有行业规律性和生产经营关联性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产品的“税电比”和“税绽比”。
  “这次以电评税预警值为每度电0.2元或每1万纱绽50万元税款作为增值税预警值,由纳税人自主选择,根据预警值的偏离程度采取自查、评估等风险应对措施,主要考虑到各企业设备新旧程度不一,加工与产销不一、进口国产设备产能不一等客观因素。”该局税源管理一科负责人介绍说,“为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公平性,前期先后分区域、分批次召开纳税人坐谈会5场,并走访了相关镇乡街道和行业协会,确定指标充分考虑了各方意见、建议。”
  “‘以电评税’让缴税有了一杆‘公平称’,大家再也不必相互拆台,相互举报了,可以一心一意把心思用到生产经营上。”谈及“以电评税”时姜老板感慨地说。目前,化纤纱企业对“以电评税”方案普遍持欢迎态度。9月份方案推行首月,各企业主动办理1-8月补申报手续,补缴增值税295万元,冲减留抵税额192万元,税收增收近5成,逐渐将行业引入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