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级会计师申报条件有哪些?
2026年高级会计师申报延续“学历+工作经验”双轨制,具体门槛如下:
1、学历与资历
专科学历:取得会计师职称后,需从事会计相关工作满10年(部分省份对基层岗位有放宽政策);
本科/硕士/双学位:取得职称后,相关工作年限需满5年;
博士学位:仅需取得职称后工作满2年。
注:工作年限从取得会计师职称之日起计算,非全日制学历可累计计算,截止时间为2026年12月31日。
2、其他要求
需通过全国统一的《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成绩3年内有效(2026年合格线预计60分);
部分省份增设继续教育学时要求(如每年不少于90学分)或社保缴纳证明,建议提前咨询当地财政部门。
二、高级会计师申报材料需要准备哪些关键文件?
申报材料需围绕“专业能力+业绩成果”展开,核心清单如下:
1、基础材料
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中级会计师职称聘书原件及复印件;
《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成绩合格单(2022-2026年有效);
近5年社保缴纳记录或上海市居住证明(非户籍考生需注意)。
2、业绩与学术成果
业绩材料:近5年主导或参与的财务项目报告(如IPO筹备、税务筹划方案等),需单位盖章确认;
论文要求:发表2-4篇专业论文(部分省份要求核心期刊),内容需结合实务案例,查重率低于20%;
其他材料:单位公示证明、推荐信(部分省份需2名高级会计师联名推荐)。
3、易错提醒
材料需按时间排序装订,突出量化成果(如“主导XX项目并节约成本XX万元”);
论文发表时间需在取得中级职称后,避免同一期刊集中刊发。
三、高级会计师评审流程具体如何推进?
评审采用“资料审核+答辩”模式,分三阶段推进:
1、材料申报
登录“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提交材料,部分省份需提前完成信息采集或现场核验。
2、初审与复审
各地财政部门对材料进行初审,通过后进入复审环节,重点核查工作年限、业绩真实性等。
3、答辩与公示
多数省份增设答辩环节,时长15-20分钟,问题涵盖专业实务与论文内容;评审结果次年1月公示,无异议后颁发资格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