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有哪些?2026年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预计以“学历资历+考试通关+业绩成果”为铁三角,具体细则如下:
1.学历与资历的阶梯式要求
博士学位需在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相关工作满2年;
硕士/本科/双学位需满5年,且需提供连续社保记录佐证从业连续性;
专科学历需满10年,且部分省份(如江苏)要求额外提交近3年继续教育合格证明。
注:非全日制学历考生需提供档案所在地出具的工龄认定报告。
2.考试时效性与科目侧重
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高级会计实务》考试,2026年合格线预计保持60分,成绩有效期为3年(2024—2026年成绩均可申报);
考试内容聚焦战略财务、ESG披露等前沿议题,题型为案例分析题,侧重跨界资源整合能力。
3.业绩与学术的双重考核
需提交近5年主导的3个以上重大项目材料,突出量化效益;
发表2—4篇学术论文(部分省份要求至少1篇为核心期刊),选题需结合行业痛点,查重率需低于20%。
4.职业道德与合规底线
近5年无财务违规记录,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
继续教育学时需达标(每年不少于90学分),缺修者直接取消资格。
二、高级会计师评审申报流程是什么?
2026年高级会计师评审申报流程预计分四阶段推进,关键动作与时间节点如下:
1.前期准备阶段(2026年1月—4月)
整理基础材料:身份证、学历证书、中级职称聘书、社保证明等需提前核验真实性;
论文发表冲刺:建议选择知网收录的省级以上期刊,避免在增刊、副刊发表;
业绩报告打磨:采用“背景-行动-成果”逻辑撰写,附项目合同、验收报告等佐证。
2.网上申报与审核(2026年5月—7月)
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或省级财政平台填写信息,上传材料扫描件(需单位盖章);
单位内部公示5个工作日后,提交至属地财政局初审;
注意:部分地区(如广东)试行“承诺制”,学历审核后置,但造假将纳入诚信黑名单。
3.答辩与终审(2026年8月—10月)
约30%省份(如北京、四川)设置答辩环节,时长10—15分钟,问题围绕业绩难点与政策应用;
评审委员会综合材料与答辩表现投票表决,通过率通常在50%—70%。
4.结果公示与证书发放(2026年11月—12月)
公示期7天,异议需提供书面举证材料;
电子证书由人社部统一签发,可在“中国人事考试网”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