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会答辩中,“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是核心考点之一。答辩评委不仅关注考生对内控理论的掌握,更看重结合实际案例的落地思路与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从答辩答题逻辑出发,围绕制度建设、流程优化、风险防控、信息化赋能及人员管理五大维度,拆解考点、补充案例、梳理话术,帮你在答辩中精准踩分、从容应对。​
一、建章立制:内控体系的“基础框架”(答辩必答要点)​
考点核心​
答辩中需明确:制度是内控的“根本依据”,需覆盖财务审批、资金管理、人事培训等关键领域,且要具备“可执行性”(避免空谈“完善制度”,需说明具体落地方法)。​
实践案例(答辩加分关键)​
财务审批痛点解决:若被问及“如何解决审批签字模糊、岗位空缺导致的流程停滞”,可回答:“建议制定《财务审批管理办法》,明确两项核心规则——一是审批签字需清晰可辨,同步留存审批人身份证件照片,杜绝‘代签不认’纠纷;二是建立临时代签机制,审批人离岗时提前指定1-2名授权同事,系统同步更新权限,确保流程不中断。”​
培训管理规范:针对“如何避免培训走过场”,可补充:“通过制度明确各岗位年度标准化培训学时,例如财务岗每年40小时内控专项培训、行政岗24小时流程管理培训,且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评优挂钩,从制度层面保障培训实效。”​
答辩话术提示​
表述时可先定调:“事业单位内控的首要任务是建章立制,关键在于让制度‘能用、管用’,而非仅停留在纸面上。以财务审批和培训管理为例,具体可通过以下措施落地……”​
 
二、优化流程:内控落地的“关键堵点突破”(答辩易失分点提醒)​
考点核心​
答辩中需突出“流程优化的目标”——精简环节、降低差错、控制成本,且要结合“高频业务场景”(如采购、报销)展开,避免泛泛而谈。​
实践案例(结合数据更显专业)​
采购流程优化:若被问“如何控制临时采购、避免预算超支”,可答:“某事业单位引入‘采购需求一览表’,要求各部门每年12月编制下年预算时,同步提交全年采购需求(含物品名称、数量、预算、时间),财务部门审核后纳入年度计划。优化后临时采购频率从每月10次降至2次,预算管控精准度提升80%。”​
报销流程线上化:回答“如何提升报销效率、减少差错”时,可补充:“搭建线上报销系统,员工上传电子发票与明细后,系统自动校验真伪、计算金额;审批人在线审核,进度实时可查。优化后报销耗时从3-5天缩短至1天,人为差错率降低90%。”​
答辩话术提示​
避免只说“优化流程”,需体现“问题-措施-效果”的逻辑:“流程是内控落地的载体,冗余流程会增加风险与成本。以采购和报销为例,我们先识别‘临时采购多’‘纸质报销效率低’的痛点,再通过……措施优化,最终实现……效果。”​
 
三、风险排查:内控防线的“动态防护”(答辩高频设问方向)​
考点核心​
答辩中需强调“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建立“定期检查+动态监控”机制,覆盖资金、岗位、合同等高风险领域,且要说明“发现风险后的整改措施”。​
实践案例(体现问题解决能力)​
财务专项检查:若被问及“如何防范资金支付风险”,可回答:“每月开展财务专项检查,重点核对现金账目、银行对账单,关注大额支付、异常转账、重复付款。例如某单位曾通过检查发现20万元设备采购款重复支付,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追回,避免资金损失。”​
高风险岗位管控:针对“如何降低岗位舞弊风险”,可补充:“对采购、出纳、合同管理等高风险岗位,实行每2年轮岗制。一方面避免长期在岗形成利益圈子,另一方面能通过轮岗发现隐藏漏洞,比如某单位出纳轮岗时,新任职人员发现前任现金账实不符,及时整改挪用问题。”​
系统预警设置:答辩中可主动提及“技术辅助风险防控”:“在财务系统中设置预警规则,如单笔支付超5万元自动弹窗、同一供应商月度付款超10万元需二次审核,实现风险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
答辩话术提示​
表述时可先总述逻辑:“内控的核心目标是防控风险,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整改’。我们通过定期检查、岗位轮岗、系统预警三重措施,织密风险防护网,具体案例包括……”​
 
四、信息化赋能:内控效率的“技术加速器”(答辩体现时代性)​
考点核心​
答辩中需结合“数字化转型”趋势,说明信息化如何解决“数据孤岛、流程不透明”问题,且要列举具体系统(如ERP、电子档案系统)的应用场景。​
实践案例(展现专业前瞻性)​
ERP系统的应用:若被问“如何实现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管控”,可答:“引入ERP系统串联审批、报销、预算、采购模块,形成闭环管理——采购申请提交时,系统自动关联预算额度,超预算则无法提交;采购完成后,发票信息自动同步财务系统,无需手动录入,同时实时生成资金流向报表,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电子档案管理:回答“如何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时,可补充:“搭建电子档案库,将合同、凭证、审批单电子化存储,不仅节省空间,还能实现‘一键检索’,查询效率提升90%;同时通过区块链加密确保档案不可篡改,保障真实性。”​
答辩话术提示​
避免只说“用信息化手段”,需说明“用什么系统、解决什么问题”:“数字化时代,信息化是提升内控效率的关键。我们通过引入ERP系统、电子档案系统,分别解决了‘业务财务脱节’‘档案管理低效’的问题,具体应用效果包括……”​
 
五、培训激励:内控执行的“人力保障”(答辩易忽略要点)​
考点核心​
答辩中需强调“人的执行”是内控落地的关键,需说明“如何提升员工意识”与“如何调动执行积极性”,避免只谈制度不谈人。​
实践案例(体现管理思维)​
互动式培训:若被问及“如何提升员工内控意识”,可答:“摆脱单向灌输式培训,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知识竞赛等形式。比如分享‘员工伪造发票报销’‘采购人员串通抬价’的真实案例,让员工直观感受风险;组织模拟审批场景,让员工分别扮演申请人、审批人,熟悉流程要点;通过竞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
奖惩激励机制:针对“如何确保制度落地”,可补充:“建立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结合的机制——设立‘内控标兵’‘流程优化能手’称号,对严格执行、主动提建议的员工给予奖金、优先晋升;对违反制度的行为,明确通报批评、扣减绩效的处罚,形成‘奖惩分明’的执行氛围。某单位通过此机制,半年内收到23条优化建议,15条被采纳,完善了内控体系。”​
答辩话术提示​
表述时可关联“制度与执行”的关系:“再好的制度也需人来执行。我们通过‘培训提意识、激励促行动’,让内控从‘被动要求’变为‘主动践行’,具体措施包括……”​
高会答辩总结话术(直接套用)​
“各位评委老师,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答辩中可围绕‘制度定规矩、流程提效率、风险早防控、技术强支撑、人员抓执行’的逻辑展开。实践中需结合具体案例,避免空泛理论——比如通过《财务审批管理办法》解决签字问题,通过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通过轮岗与预警防控风险。作为高级会计师,既要掌握内控框架,更要具备落地能力,这既是应对答辩的关键,也是未来履职的核心要求。”​
答辩避坑提示​
避免空谈理论:评委更关注“怎么做”,每个要点都需搭配1-2个具体案例(如具体制度名称、数据变化、问题解决过程)。​
逻辑清晰分层:回答时按“总述逻辑+分点拆解+案例补充”结构,比如“内控需从五方面发力,第一是建章立制,具体包括……案例是……”​
主动关联岗位:可适当提及“若我担任高会岗位,将从……角度推进内控优化”,展现岗位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