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正高级会计师评审预计需同时满足以下三类条件:
1.基本门槛:
遵守《会计法》,无财务违纪记录,近5年考核合格;
完成规定继续教育(2026年预计120学时/年)。
2.学历与资历(缺一不可):
学历:大学本科及以上;
资历:取得高级会计师职称后,从事高级会计师职责工作满5年(博士可放宽至3年)。
3.核心能力证明:
①业绩成果:需提供3-5项主导项目,如:
主持企业IPO、跨国并购重组或重大投融资方案;
设计省级以上财务制度或内控体系(附效益数据,如“节税超千万”);
②学术成果(二选一):
发表4篇核心期刊论文(至少2篇为第一作者);
出版会计专著1部+2篇核心论文(个人撰写≥10万字)。
注:吉林、江苏等省增设“破格通道”——获得国家级会计奖项或主持国家级课题者可减免1篇论文。
二、正高级会计师评审难度究竟有多大?
正高级会计师评审堪称会计行业“院士级挑战”,难点集中于三大维度:
1.竞争残酷性:
全国年均申报约1.2万人,通过率不足30%(一线城市低至20%);
业绩成果需体现行业影响力(如推动省级政策落地、千万元级降本案例)。
2.材料复杂性:
论文壁垒:核心期刊发表周期长达6-12个月,查重率需15%;
答辩压力:100%省份设置现场答辩,随机追问项目细节(如“并购估值模型合理性”)。
3.隐性门槛:
企业规模限制:央企/上市公司高管通过率超50%,中小企业不足15%;
年龄偏好:45-55岁候选人占比超70%,青年申报需额外突出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