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评审中,业绩材料是关键。不少人明明有经验,却因写得太普通错失机会。其实只要避开误区、抓住技巧,就能写出亮眼业绩。
 
一、先避开这些错误写法
别只罗列“做了什么”,要突出“做出了什么”。以下是常见无效表述:
财务核算:“负责账务、编报表、核对往来”(仅说基础工作,没体现价值)
预算管理:“参与预算编制,帮着控费用”(定位辅助,没凸显主导性)
制度执行:“按规定审报销、规范流程”(只说守规矩,没提优化动作)
税务申报:“按时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仅完成任务,没说节税或控风险)
 
二、掌握3个核心技巧,业绩立刻加分
写业绩要紧扣“主动动作+具体数据+实际结果”,分场景举例:
1.财务核算
原写法:“负责账务处理”
优化后:“主导建标准化账务流程,月度结账缩短3天,核算准确率达99.8%;推往来款动态监控,一年清50万坏账,资金回笼快25%”
2.预算管理
原写法:“参与预算编制”
优化后:“设计‘业务+财务’预算模板,砍15%无效支出、省200万;建费用预警,部门超支率降10%”
3.制度执行
原写法:“审核报销、规范流程”
优化后:“牵头改5项财务制度,合规风险降30%;开发智能报销系统,审核快40%,基本零错误”
4.税务申报
原写法:“按时报税”
优化后:“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节税120万;自查税务风险,避80万罚款,获税务表扬”
三、记住3个黄金原则
换词显主导:把“参与、协助”换成“主导、牵头、设计”,体现核心作用。
数据更有力:不用“提升效率”,直接写“效率提40%”;不说“节约成本”,明确“省200万”。
绑定公司价值:业绩要和“降本、提效、控风险”挂钩,让评委看到你的贡献。
只要照着以上方法,把日常工作按“动作+数据+结果”梳理,就能把普通经历写成让评委眼前一亮的业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