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5月17日的考试,还剩不到1个月,该如何有效备考呢?
一、熟悉教材与重点
1. 高级会计师考试采用开卷形式,但考生仍需对教材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避免仅关注重点内容,以免知识体系存在漏洞。
  1. 2. 建议考生在备考时,先查看考试大纲,结合历年真题找到考试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2. 3. 提高打字速度与熟悉无纸化操作。考试采用无纸化形式,考生需具备基本的打字技能,并熟悉考试系统的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不熟练导致答题时间紧张。
二、考试答题技巧
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先做简单题,遇到难题可先跳过。答题时条理清晰,避免长篇大论,简洁明了即可。
1. 看要求
看到题目之后,不要先读资料,最科学的方法是先读“要求”,再带着问题读资料。比如历年考题中经常这样考核:根据资料×,指出×××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注意这其实包含两问,先回答恰当或者不恰当,然后写出理由。如果只回答理由,那么这一问就会丢分,分数就在这样不经意间流走。这是一种考核方式,“理由”一般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原文。
2. 写答案
《高级会计实务》试题全部为主观题,灵活性程度高,不仅考核答题人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考核答题人的分析判断、归纳总结能力。在题目解答时,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关键点:
1)问什么答什么
做题时首先看题目要求,判断这道题考核的是哪一章的哪一个知识点,要求里面涵盖了几个问题,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答案,切忌长篇大论,答不到关键点上。
2)掌握做题程序
首先要掌握整个卷子的做题顺序。建议大家从自己熟悉的题目做起,不必拘泥于题目顺序,容易出错的计算性题目就可以先放一下。
其次是对于阅读量较大的题目,可以先看题目要求,再阅读题目内容,带着问题去阅读,将关键性信息标示出来,这样会更利于后续答题。
3)涉及计算的知识点比较集中
每年考题中都会涉及一部分计算性题目,但是都比较简单,比如回收期、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外部融资需要量、内部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变动成本的损益计算;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等。计算性知识点非常集中,计算能力相对较差的考生,备考期间可以重点练习以上知识点,能够总结出做题“套路”即可。
4)答案要能够体现出分析的意思
比如题目要求指出某公司预算管理专题会议要求中体现了哪些预算控制方式,资料中体现了哪种预算控制方式,就写出哪种方式,切不可将所有的预算控制方式全部答上,如果全部答上,则阅卷老师认为没有任何分析的意思,直接照搬教材上的内容,不会给分。
三、利用辅助工具
考生可以利用培训机构或网络学习资源,通过老师的讲解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线题库是备考的好帮手,可以随时练习和解答问题。
四、备考资料精简
带入考场的资料尽量精简,选择熟悉且实用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