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北京高级会计师评审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制申报模式:
线上申报时间:7月10日8:00至7月31日18:00,考生需登录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提交电子材料;
单位审核公示:7月10日至8月7日,申报人所在单位需完成材料审核及内部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纸质材料提交:通过初审后,需于8月10日前将装订成册的纸质材料(含业绩报告、论文原件等)递交至北京市财政局会计事务受理窗口(海淀区阜成路15号)。
关键提醒:未在7月31日前完成线上申报或8月10日前补交纸质材料者,视为自动放弃本年度评审资格。
二、北京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有哪些硬性要求?
2025年北京高级会计师评审延续“学历+资历+成果”三维考核标准:
1.学历与资历:
专科需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会计工作满10年(2015年12月31日前取得职称);
本科/硕士需满5年(2020年12月31日前);
博士仅需2年(2023年12月31日前)。
2.考试门槛:必须通过2023-2025年度《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国家线≥60分),成绩在有效期内。
3.业绩与学术:
需提供近5年主导的3个以上财务项目证明(如IPO筹备、成本优化方案等),突出量化效益(如“降本500万元”);
发表2篇核心期刊论文(如《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查重率低于15%,且需在2024年1月后发表。
三、北京高级会计师评审材料准备需避开哪些“雷区”?
1.业绩材料不量化:
错误案例:仅写“参与预算管理”,未标注节约成本金额;
正确写法:“主导2023年集团全面预算改革,压缩冗余支出1200万元,降本率达18%”。
2.论文集中发表:
雷区:2025年突击发表2篇论文在同一期刊;
合规做法:2024年、2025年各发表1篇,且需提供知网检索报告。
3.继续教育缺失:
硬性要求:提供2022-2024年继续教育学时证明(每年≥90学分),未达标者直接淘汰。
补救建议:若材料被退回,需在5个工作日内补正,逾期视为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