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级会计师评审中,公需课是评审的“硬门槛”之一,根据最新政策,申报者需在近3年内完成累计不少于9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内容涵盖会计专业通识、财税法规、职业道德等,各地具体安排略有差异,建议考生提前咨询当地财政部门,高顿会计小编整理具体信息如下:
高级会计师评审公需课
一、高级会计师评审公需课有要求吗?
2025年高级会计师评审明确要求申报者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其中公需课是必修内容。
根据《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考生需在评审周期内(通常为申报前3年)累计完成90学时,其中公需科目占30学时,专业科目占60学时。
公需课内容聚焦行业热点,如ESG财务报告、智能会计系统应用等,部分省份还要求学习最新财税政策解读。例如,浙江省明确公需课需包含“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会计担当”模块,未按时完成将直接影响评审资格。
二、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有哪些关键变化?
2025年评审条件呈现“严进严出”趋势:
1.学历与资历:专科需满10年会计相关经验(含会计师职称后),博士缩短至2年;
2.考试门槛:必须通过全国《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成绩3年内有效(2025年合格线预计60分);
3.业绩成果:需提交近5年主导的3-5个重大项目证明,如IPO筹备、税务筹划方案等,量化效益(如“降本增效500万元”);
4.论文要求:2-4篇核心期刊论文,部分省份接受课题报告替代,查重率低于20%。
上海、北京等地增设“社保匹配”审核,非本地户籍需提供连续3年社保证明。
三、高级会计师评审流程如何推进?
2025年评审流程分五步走:
1.材料准备期:整理身份证、学历证书、聘书、社保记录等基础材料,撰写业绩报告并加盖单位公章;
2.申报与初审:登录省级财政系统在线填报,单位人事部门公示后提交至财政厅;
3.答辩与终审:约30%省份组织答辩,专家围绕业绩、论文提问,占比约30%权重;
4.结果公示:通过者名单在财政厅官网公示15天,无异议后颁发电子证书;
5.证书领取:登录“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下载电子证书,部分地区仍发放纸质证书。
高顿提醒:评审材料需逻辑清晰、数据量化(如“主导XX项目并节约成本800万元”),部分地区增设模拟答辩环节,建议提前3个月准备。
以上就是【高级会计师评审公需课有要求吗?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高级会计考试动态,欢迎前往高顿高级会计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