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直接带动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兴盛,其中,私募股权基金更是以燎原之势迅速风靡。一些国际知名的私募股权基金也纷纷登陆中国市场。2014年3月15日下午,由高顿财经举办 的“金融 家论道—私募股权投资的机遇和挑战”在上海财经大学博思大酒店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云集了各界金融人士和高顿财经的CFA、FRM在读学员。
  此次金融家论道活动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摩根士丹利私募股权副总裁Brian担任主讲嘉宾。Brian为大家回顾了全球及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PE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另类投资区别于传统的投资工具,通常伴随着高风险高收益。可分为:并购型基金、成长型基金、风险投资等几大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和风险投资基金(VC)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VC作为投资早期企业的投资者,可以理解成为投资相对发展前期的企业,而PE的的投资于相对发展成熟的企业。
  2007年到2009年,中国市场上的PE投资风起云涌,形成了 “全民PE”的局面。当时个人都认为私募股权投资赚钱容易且快,很多人在不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就投资了PE。2008年私募股权投资规模达到顶峰,当时在中国号称有4000家以上的私募机构。2009年后投资热度开始下降。主要是因为从2009年开始很多非上市公司在中国的PE估值明显过高,公开市场上甚至出现“倒挂”,并且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投资市场打击也降低了人们对金融造富的预期。另外2009年创业板的开通,让一大批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有上市的机会,引发市场的热捧,导致投资者对PE的投资热度进一步降低。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监管层着力建设有深度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并着力将系统性风险控制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在消化由于4万亿投资而过多投放的货币的基础上,保障宏观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目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遇到的多重挑战,包括私募股权投资的构成相对单一,多数是以投资博取一二级市场差价为主要赢利模式的成长型基金为主,占到中国市场整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半以上。但在目前看来,伴随中国经济增长逐步趋于减缓,成长型基金投资的机会则将逐渐减少,这一趋势必将对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的方向以及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策略形成一定的影响。以美国为例,目前的美国已经没有“成长型基金”的概念了,已经演变成两种不同的前端和后端:风险投资(VC)和买断式的基金(buyout)。新的投资策略及模式在中国也将进逐步涌现。这也正迎合监管层关于深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的引导方向。
  PE的投资是有逻辑的,不能仅凭自己个人的臆断,要注意不同行业不同的公司背后有不同的投资逻辑。对于PE投资的未来,从投、融资环境角度而言均有发展的契机。目前我国基金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技能要求及背景,国内还欠缺更多的专业的投融资机构和具备过硬的投资知识背景的人才。
  作为全球财经证书培训领导品牌,高顿财经希望通过“金融家论道”的系列活动,帮助CFA学员完成从知识理论到实践运用的过渡,以便在工作中更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为他们拓宽了金融社交圈,助推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FRM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FRM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FRM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2014年FRM考试备考指南
  免费题库:2014年FRM考试免费题库
  考前冲刺:FRM备考秘籍
  高清网课:FRM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