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搭上自贸区政策“快车”,目前已有广发期货、海通期货[微博]、宏源期货和申万期货在自贸区设立了相关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其中,广发商贸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0万元,上海海通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宏源恒利(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和申银万国[微博]智富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5000万元。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在相关政策细则出台前,几家在自贸区内注册的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都在调整战略布局,寻找创新业务的突破口。这些公司最关心的是如何参与境外期货交易和何时放开人民币自由兑换。
以广发商贸有限公司为例,其营业执照上显示经营范围包括保税港区内国际贸易、转口贸易等,但上述业务暂时还未开展。“公司目前仅是开展一些仓单服务,并未经营其他相关业务,具体还需等待相关细则出台,如人民币自由兑换、自贸账户(FTA)、离岸账户(FTN)等。”广发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会兵告诉记者。
另一家风险管理子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公司看重的就是上海自贸区可以进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境内外期货交易,但是这些细则至今仍未出台,公司目前也只是在做一些仓单业务。“人民币自由兑换是自贸区内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国际业务的关键。”该负责人认为,一旦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公司就可以在自贸区内进行现货转口贸易,利用国外期货账户开展内外盘套利和基差交易等。
与上述两家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不同,申银万国智富投资有限公司拟任总经理闫淦智称,“未来公司更看重的是自贸区开放后的大宗商品场外业务”。“目前国外的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已经结合得相当紧密了。国内大宗商品柜台交易一旦放开,将更有助于期货和现货业务相结合,能够活跃非标准仓单业务。”景川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