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2月底,安徽省马鞍山市共有5895户纳税人纳入营改增试点,累计入库增值税款3.24亿元,为各类企业减负1.25亿元。除了带来真金白银的减税效应外,此项政策还促进了企业加快研发创新,加速设备更新,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产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据了解,2012年10月1日,作为安徽省营改增试点城市,马鞍山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纳入试点,2013年8月1日,广播影视业纳入试点,今年1月1日,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纳入试点。该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落实营改增过渡期财政扶持政策,为全市122户营改增试点税负增加企业兑现扶持资金6181.29万元,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目前,该市九成试点企业税负减轻,结构性减税效应明显。“中北巴士有限公司自去年10月1日营改增试点以来,虽然由原来征收3%的营业税改为现在征收11%的增值税,但由于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企业税负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160余万元,降幅达43%。营改增给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马鞍山中北巴士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据了解,马鞍山全市纳入试点的5895户纳税人中,一般纳税人642户,占10.89%;小规模纳税人5253户,占89.11%;交通运输业4321户,现代服务业1574户。试点以来,总体减税面达到90%以上。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全面下降,降幅达40%,成为税负降幅*5的受益群体。一般纳税人税负总体下降,交通运输业税负略有上升,对于这部分税负上升的企业,各级财政部门都相应出台了过渡期财政扶持政策,保证企业在营改增试点期间,税负不增加。
  完善税制优化结构,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营改增前,对服务企业按全额征税,外购材料、设备和服务发生进项税不能抵扣。营改增后,服务业外购材料、设备、服务发生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从而避免了服务企业与上游企业之间的重复征税,减轻了服务业企业的税收负担。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财务部负责人深有体会:“我们公司试点以来由原来缴纳5%的营业税改为缴纳6%的增值税,因外购材料、设备发生的税额可以抵扣,与原营业税相比,虽然短期内税负没有明显的减少,但此项改革刺激了市场对服务业的需求,拓宽了公司的业务范围,营业收入较改革前有所增加。特别是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和纳税申报等方面比以前更加严格、规范,从长远来看,对公司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
  促进专业分工协作,主辅分离成企业发展趋势。实施营改增,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自身的发展,打通了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而且有效促进了工业领域专业化分工,做大做强研发和营销,使产业结构真正从低端走向中高端。试点以来,一些企业陆续实施了主辅分离的经营结构调整。在专业化分工的推动下,传统生产型企业加快转型,生产性服务业增势强劲。如马鞍山长江钢铁公司以营改增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将物流辅助业务与主业剥离,成立了长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此增强冶金压延主营业的发展实力和创新活力,做大做强主业。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对马钢股份公司下属的汽车运输公司和自动化信息技术公司实施主辅分离,分离后,预计每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利润2000万元,增值税约1500万元。实现了国家增税、地方增收、企业增效的多赢局面。
  加速设备更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营改增后,由于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许多企业抓住政策机遇,进行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利用营改增试点契机,马鞍山市中北巴士有限公司仅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450万元,租赁了环保纯电动公交车30辆,为所有车辆安装GPS,实行智能调度;马鞍山市长运集团公司投资1200万元更新渡船,扩大运营能力,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官网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