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天气骤冷,但聊起今年的缴税,乌海市乌达区羔羊脖店老板刘福忠的心里却暖融融的。“今年地税部门又给我们减免了7000多元营业税,这就是政府给我们的福利呀!”刘福忠说。
  而此时,占据着我区税收半壁江山的煤炭等能源市场面临的“寒冬”,给我区地方税收组织收入带来了近10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困境面前,我区地税系统迎难而上,一方面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好税收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优化纳税服务,坚持向税源、管理、政策、服务、落实要税收,确保应收尽收,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供财力保障。
  减免税费套餐助跑非公经济
  11月11日中午时分,在准格尔旗伊泰酸刺沟煤矿,一辆运煤列车载着8000吨煤炭,准备销往大唐托电。
  伊泰酸刺沟煤矿矿长庞军林告诉记者,最近煤炭价格略有上升,每吨涨了5到10元。“而从9月1日至12月31日,我们这里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收标准从15元下调到8元,仅上个月120万吨煤,就为我们这家民营企业减少成本840万元。”作为我区的重点民营企业,伊泰酸刺沟煤矿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还不仅仅如此,“我们还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原本按25%的所得税征收,享受优惠政策后减免10%。今年截至10月底,煤矿享受到了5400万的所得税优惠,因为购置安全生产和节能专用设备,还可享受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优惠政策。”
  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是我区今年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而地税部门实施的一系列税收优惠套餐措施,正是他们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8337”发展思路的显著工作亮点。
  “减免税费,不仅有利于减轻纳税人负担,还能培植涵养税源。”自治区地税局副局长向东这样诠释减免税。
  “从去年开始,我们的经营状况整体下降,贷款难放、难收。幸亏有了这么好的税收政策,减轻了不少负担,使我们这小企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准格尔旗博菲特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部长郝培军说。
  省下的钱,就相当于为企业增加了利润。郝培军算了一笔账:“新设金融法人机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10%,前10个月我们应缴税52.84万元,实际交了33.84万元,减免了19万元。7至9月, 免征水利建设基金费1308元,免征地方教育附加费1962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区地税系统通过落实西部大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扶持小微企业、鼓励创业就业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累计减免地方税收59亿多元。
  加厚服务礼包让纳税人更舒心
  “真是太方便了,以前办理纳税申报要跑几个地方,现在就近来一个办税服务厅,几分钟就能办好。”11月5日,在呼市赛罕区市民服务中心办税服务厅,前来办税的郑女士对记者说。
  郑女士是一家连锁餐馆的办税员,由于连锁餐馆分布零散,分别由几个税务所管辖,以前办税总得往返于几个税务所。
  今年3月起,赛罕区地税局推出了“同局通办”,打通区域限制,并将更多审批权限放在办税服务厅,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这一举措得到了前来视察工作的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的称赞。
  “同局通办”仅是我区地税系统优化纳税服务的一个缩影。走进赤峰市地税直属分局办税服务大厅,只见LED显示屏幕、叫号机、免费复印机、取款机、饮水机、休息座椅、空调、雨伞、花镜、常用药品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前来办税的孙丽告诉记者,她最满意的是这里的“一机双屏显示”服务,不仅方便实用,还公开透明。每个办税岗都安装了服务质量评价器,纳税人同时也是监督员。
  与赤峰地税直属分局一样,今年全区地税系统狠抓办税服务厅建设,让服务环境更加人性化、服务方式更为多元化。健全门户网站、建设“12366”服务热线平台,推广网上办税、自主办税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等信息化办税,推行“同局通办”和“同城通办”服务模式……根据纳税人的需求,一项项措施,让纳税人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纳税人的意见,就是我们工作的差距。”这是向东经常说的一句话。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广大纳税人要求最集中、呼声最强烈的问题,自治区地税局边查边改,迅速回应,取消和简化9大类20多项涉税审核和办税程序。针对纳税人和基层反映的税务行政处罚依据不够具体、执行幅度不好把握的问题,制定了《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和《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对自由裁量权加以规范,切实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做实组织收入这块“蛋糕”
  10月29日上午,自治区地税局机关会议室进行着一场严肃的对话。“各盟市地税局汇报时间:9:00-9:30,鄂尔多斯市;9:30-10:00,乌海市……”这是自治区地税局召开的2013年全区地税系统税费收入调度会,也是19年来局长与15个征收单位负责人面对面、实打实、心贴心的*9次逐个对接。两天时间,副局长向东一笔一笔算账,一次一次叮咛:“坚决不能虚增收入、寅吃卯粮,一定要做实收入!”
  10月23日,自治区地税局向各盟市、旗县地税局下发了做好组织收入急电,明确提出“四个严禁”:严禁延压税款、预征税款,严禁随意改变入库税种、混淆入库级次,严禁争抢管户、擅自改变征管范围,严禁采取空转、转引税款等手段虚增收入。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实实在在的工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截至10月底,全区地税系统组织各项税费139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
  今年,围绕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自治区地税局积极谋划破题之策。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基础上,提出了“543”对策建议,分别从国家、自治区和地税自身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2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税收政策建议。如:从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出发,通过税收调节建立生态环境补偿的长效机制。建议自治区调高占用林地、牧草地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标准;从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出发,对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从扶持弱势群体、促进创业就业出发,对未达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个体工商业户,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随着这一项项政策建议的落实,税收撬动经济、造福民生的杠杆效应将会日益凸显。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