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古老的水车讲述着远古的故事,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孕育着时代的梦想。这里,兰州地税事业艰难起步、创新发展、腾飞圆梦!
  二十年沧桑岁月,二十年砥砺前行。
  二十年不倦追求,二十年春华秋实。
  二十年来,兰州地税人以勇于挑战的非凡勇气和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在这片孕育希望的热土上无悔耕耘。
  创业——艰难起步  百端待举
  二十年风雨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对于一项刚刚起步的事业,却包含着太多的艰辛与感悟。
  随着国家税制改革的实施,1994年7月,兰州市地税局正式宣告成立。二十年间,兰州地税人走过了一段艰难创业、拼搏奉献、创新发展的奋斗历程。地税工作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极端困难的状况,“办公没桌、吃饭没锅、睡觉没窝、征税没车”成了当时基层的真实写照。面对种种困境,他们迎难而上,号召全系统干部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并多方协调努力争取;从建章立制入手,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大张旗鼓地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和税源摸底调查等工作;集中力量在全市范围查处了一批涉税违法行为。经过不懈地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基层“四没”现状根本改善了,人员严重不足的状况初步改变了,办公设备、征管用车逐步增加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上去了,全系统创业成果取得了显著成绩。
  发展——改革创新  拼搏奋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强劲足音,兰州地税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实现了从蹒跚起步到阔步奋进的重大跨越。
  肩负着神圣使命,兰州市地税局历届党组不断探索,全面推进改革、发展与创新,使地税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从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入手,科学制定人才培训、培养规划,有效创新奖惩激励机制。近年来,全系统年均投入近百万元,举办培训班300余期,培训干部18000余人次,组织考试60 余次。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推进了干部竞争上岗和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还探索设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奖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地税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有为争有位”,首开地税干部横向交流之先河,推荐提拔干部到地方政府部门任职,拓展了地税干部发展空间。
  ——大力实施“廉洁为税”战略。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和重点环节、关键岗位风险防控作为每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常抓不懈。在全系统大力倡导“制度在一个人身上失去约束力,将会在大多数人身上失去说服力”的廉政理念,各级领导作出“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庄严承诺,充分利用廉政教育基地、道德讲堂等平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有影响的宣教活动,全系统有6个单位分别被上级单位和部门评为“廉政文化示范单位”、“廉政文化示范点”。
  ——大力实施“创新驱税”战略。坚持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发展。2001年,全面推行征管查三分离,基本实现了集中申报缴税。2007年,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税收征管需要,撤并农村税所21个,新建城区分局17个,将城关地税一分为二,实施了车辆税收、房地产和建安业税收专业化管理。2012年,推行了属地化管理,使征管模式随现实管理需要进行了有效转变。
  ——大力实施“科技强税”战略。200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于2009年又实现了省级数据大集中,相继完成了“金税”三期网络建设工程,整个硬件建设水平和网络结构具备了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网络交换能力。与此同时,稳步推行涉税事项前移等方便纳税人的举措,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大力实施“综合治税”战略。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充分借助这一治税平台,每年确定一个专题,集中攻关,在“双定户”定额核调、存量房批量评税、以地控税等重点专项工作开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现了由单一部门治税向多部门综合治税的根本转变。
  成效——开拓进取  硕果累累
  峥嵘岁月堪回首,辉煌业绩当自豪。非凡的成绩见证了兰州地税人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过去,更见证了兰州地税人不辱使命、成就辉煌的今天。
  二十年来,兰州地税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非凡的业绩。特别是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和干部横向选拔交流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信息化建设受到国家税务总局表彰,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倍受全国同行关注,先后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和荣誉30多项。
  ——税费收入实现了跨越增长。连年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收入计划。总的收入规模由1994年的6.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53.76亿元,年均增幅达21.37%,其中,税收收入增长了18.8倍,2013年达到126.88亿元;社保基金收入由2000年征缴初的5.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26.88亿元,增长了24.4倍。20年税费总收入占全省地税总收入的38.48%。
  ——队伍建设得到了显著加强。全系统在历次行风评议和效能评比中均名列前茅,2009年,被兰州晚报万名读者评为十大最满意政府部门之一,在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组织的全国省会城市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名列西部地区前茅;自2002年以来,通过竞争上岗共选拔干部681名;2013年推荐提拔4名干部到政府部门任职。全系统123人考取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占干部总数的11%,比全国税务系统近4%的平均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
  ——基础征管取得了创新突破。在征管理念上,从“管理监督型”不断向“执法服务型”转变;在征管体制上,实现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新型税收征管模式。全市建成省级标准化办税服务厅10个、市级23个,平均申报率达到98%以上。社会综合治税机制进一步完善,据统计,通过社会综合治税的实施全市年均增收2.8亿元。
  ——税收环境有了明显改观。通过加强税收法制教育,深入开展税收宣传,干部的治税观念和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显著提升。“五五”普法获评“全省先进单位”。充分发挥稽查职能,累计检查纳税户7921户,查补税费10.06亿元。同时,不折不扣地将各项惠民生、促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近10年,累计减免各项税收42.29亿元。
  ——科技手段发挥了支撑作用。全系统累计投入资金4950万元,先后完成了网络平台搭建、硬件配置更新、软件研发等多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74475户纳税户全部纳入了征管系统管理,28.4%的纳税人实现了网上报税;自主开发的17个单个软件在加强税源分析、二手房交易征管、以地控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信息化建设被国家税务总局评为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文明创建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市局机关自2005年起,先后获评首批及第二批、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获“三连冠”荣誉。所属8个县区局均跻身“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其中:2个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1个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公用房从1.5万平方米增加至9.2万平方米,电脑从8台增加至2051台,交通工具从11辆汽车发展到今天的235辆,全市2013年固定资产总值比1994年机构分设之初的划转基数增长了70.48倍。
  ——地税文化建设彰显了时代风貌。在实践中,凝炼形成了“你努力、我努力,兰州地税更努力”的兰州地税精神。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扶危济困活动,累计向“母亲邮包”、抗震救灾等捐款1200多万元。在“双联”行动中,先后投入帮扶资金380多万元、协调争取资金894万元,完成修路通电、打井上水、平田整地、经济作物种植、村委会阵地建设等惠民帮扶项目35个。目前,帮扶的永登县清水村已实现了整体脱贫。
  发展铸就辉煌历史,拼搏再创美好未来。回顾过去,兰州地税人无限感慨。展望未来,兰州地税人憧憬满怀。他们将在省地税局和兰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懈探索,锐意进取,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甘肃省地税局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