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兴旺,往往取决于它先进的文化;一个团队的活力,也常常得益于文化的[*{c}*]。
  “羲皇故里”天水,一个有着神奇美丽传说和悠久灿烂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八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孕育下,赋予了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积淀,勤劳朴素的人民在这里生息创业。
  在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天水地税人接受着历史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现代文化的洗礼,把文化建设深深熔铸于地税事业发展的血脉之中。20年来,天水地税人在永久的历史坐标和特定的时间节点上,奏响了文化兴税的乐章。
  筚路蓝缕  路漫漫其修远兮
  天水地税的决策者,站在历史的起点和发展的高度,倾心打造“以人为本、以德治局、以文兴税”的新理念。
  时间回溯到1994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历史节点。
  这一年,天水市地税局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产物应用而生。翻开历史档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组建初期,天水市地税局在*9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在艰苦创业的流金税月,在物质文化极具匮乏的时期,广大地税干部精诚团结,意气风发,树起了文化兴税的大旗,在文化的[*{c}*]和精神的支撑下,开启了天水地税的航船。
  20年来,天水市地税局根植于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努力在历史和现实中探寻天水地税文化发展的脉络,在系统总结税收工作实践和展望美好愿景的基础上,深刻挖掘具有天水地税特色的税务文化理念,将税务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构建税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经过20年的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德治局、以文兴税”为核心的理念。结合贯彻落实“带好队、收好税、服好务”的宗旨,深化和拓展了文化兴税的内涵与外延,使文化兴税理念更加系统化。即:把“聚财繁荣天水,执法服务人民”作为核心价值理念;把“带过硬队伍,创一流业绩,建和谐地税”作为全系统建设的目标愿景;把“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作为治税理念;把“严谨精细,科学规范,重在基层,贵在落实”作为管理理念;把“当税收专家,做岗位能手”作为职业理念;把“用心工作,快乐生活,终身学习,提升自我”作为修养理念;把“重视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鼓励人的创造”作为人才理念;把“为国聚财不贪财,秉公执法不枉法”作为廉政理念。在税收实践中,通过丰富的形式、有效的载体,把税务文化向干部内心渗透,向税收工作深化。
  玉汝于成  春风化雨润无声
  追随天水地税文化建设的足迹,我们会感受到地税人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兴税情怀,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着历史,饱含着情感,成为20年来文化兴税中的一帧帧宝贵的历史见证。
  1994年10月的一天,当一位税务所长徙步30公里征收到100元税款,在返回途中因天黑滑入深沟却不忘保护税款和税票,感动着周围的群众和身边的税干。
  1995年,天水市地税局在几个人围着一张破旧不堪的桌子办公的情况下,建起了全系统*9个图书室。
  1996年,虽然没有标准的展室,但全系统120多件书法、绘画、工艺、摄影等艺术作品在市局窄小的楼道内展出,各个精品吸引了全市艺术爱好者的极大关注。
  1997年,干部职工身着已经褪色的税务服,在高昂的呐喊声中拉开了全系统*9次职工运动会。
  ……
  再苦的岁月也阻挡不了地税干部对税收工作的热爱,再落后的经济条件也制约不了对精神食粮的投资,再艰苦的环境也影响不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作激情,再简陋的设施也影响不了干部职工丰富的文化生活。这一切,都源于地税干部对文化的孜孜以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着文化兴税的宏伟目标。
  以人为本,以业为基。有什么样的文化素养,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理念,也就有什么样的税务实践。地税组建20年来,全系统把加强学习作为文化建设重要方式,人人争做学习型干部,奋力打造学习型团队,搭建了多种文化建设平台。市县区局先后建起了文体活动室、文化展室、书画展览室。目前,全系统已收藏各类图书30余万册,为职工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读书资源和良好的读书环境。同时,邀请当地书画名家走进机关,与书画爱好者联合创作,鼓励干部职工从书画爱好中陶冶性情。如今的天水地税人把丰富文化创作和做好本职工作升华为事业追求,把每日繁杂的工作转化为一种追求快乐的方式,全局上下形成了敬业乐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修身从税,尚德先行。提高地税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准,形成勤勉尚德的行为品质,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天水市地税系统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涵养,实现道德与文化的落地深植。市局机关为增强干部的礼仪修养,邀请礼仪专家进行礼仪知识培训;为树立道德的榜样,开设了“道德讲堂”,组织干部定期参加“陇佑讲堂”。秦州区局为做好干部职工的心理及思想教育,聘请中国激励文化创始人张戴金举办《摆正心态干工作》辅导讲座,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道德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麦积区局建立职工读书日活动,邀请天水市学习型机关的创办人王晋多次举办学习型团队、学习型人才的讲座……这些融合在日常税收工作当中的文化活动,提升了干部素养、转变了干部观念、增长了职工才干,逐步形成了注重文化素养、提升道德品质的理念,实现了从单方面学习税收知识向多种文化全面积累的转变。
  文化是内涵,文化是品格。表现在地税人的行为上,就是亲民服务的行动。在不断的改革实践中,天水市地税局把文化建设作为窗口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用文化提升品位、用知识提高修养、用道德提升境界,倡导高效、文明的服务理念,探寻文化兴税为民之路。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的推行;12366纳税服务热线、刷卡缴税、联合办税制度的建立;“一窗式”受理和”一站式”办结服务的大力推广……天水地税正是以文化兴税的理念赢得了纳税人的赞誉和支持,提高了税收遵从度。
  大浪淘沙  吹尽黄沙始得金
  5年、10年、20年,天水地税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时间年轮中一步一步走过,“以文兴税”从理论雏形到实践完善,实现了从组建初期的“雄关漫道真如铁”到今天的“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以文兴税”在地税系统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2010年9月,天水市地税局承办了全省地税系统第二届羽毛球运动会,引起了系统内外的强烈反响。
  2010年10月,秦州区地税局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特侦三人组》,代表省局参加了国家税务总局学习《廉政准则》成果汇报演出,受到了表彰奖励。
  2011年,在全省地税系统“说勤政、话廉政”演讲比赛中3人荣获了前三名的佳绩;在全省地税系统庆七一文艺汇演中,秦州区地税局选送的节目《祖国不会忘记》获得了一等奖;建局15周年全系统文艺汇演,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
  20年来,全系统共组织和参加省、市各类大型文艺活动20余次,打造了《地税人风采》、《税务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特侦三人组》、《共和国的脊梁》等一系列文化精品节目。形成了“税务清风故事”、“税收百花文苑”、“廉政文化走廊”、“税收文化展厅”等众多文化品牌长廊。这些文化品牌,成为教育、引导、鼓舞干部职工的阵地,发挥了积淀、传播文化的标杆作用。既满足了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为天水地税的文化建设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年的文化兴税之路,让天水地税人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理论自信,也在打造税务文化的征程中收获着希望。天水市地税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全省文明标兵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20多项,各区、县局全部跨入省级以上文明单位行列;全市地税收入从1994年的0.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6.5亿,累计组织各项收入183.6亿元,为天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全系统先后有5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税务工作者”等省部级荣誉称号,有30多人获得市级荣誉;有35人取得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276人拿到了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以上证书。在税务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中,逐步建成了一支文化[*{c}*]、实绩为先、讲求实干、创新进取的干部队伍。
  厚积薄发  长风破浪会有时
  20年,定格的是时间,流逝的是岁月,记录的是地税人文化兴税的发展历史。
  税务文化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赋予税务文化不同的内涵。税务文化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顺应形势和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探索尝试、创新发展,才能始终保持税务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渗透力,才能实现文化兴税的梦想。天水地税人将在“三个*9”总体思路的指引下,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在税收征程中怀揣文化兴税的梦想上路,让蓝色的地税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闪闪发光。
  文章来源:甘肃省地税局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