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省地税局了解到,上半年,全省地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377.28亿元,同比增长13%、增收43.4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40.23亿元、社会保险费128.08亿元、甘肃教育附加和价格调节基金等其他收入8.97亿元。
  入库地方税收240.23亿元,占年计划的52.9%,增长13.7%,增收29亿元,增速居全国地税系统第8位、居西部省份地税系统第3位
  从税收运行情况来看,上半年,税收与经济基本相适应。呈现出6个特点,即各级次收入平稳增长,税收规模不断扩大;第二产业税收回落,第三产税收贡献突出;公有经济税收减缓,非公经济税收保持较快增长;主体税种收入平稳增长,小税种拉动力增强;工业税收降幅逐步收窄,行业税收发展不均衡;重点企业地方税收减收明显,减缓整体税收。
  对于当前地方税收运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省地税局收入规划核算处相关人员表示,6月底,全省地方税收增速回落至今年以来最低点,分析原因,主要是经济增速减缓、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以及推进税制改革和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一是经济放缓及工业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地方税收增速减缓。受宏观环境趋紧,需求不足以及部分工业产品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1-5月,全省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分别回落5.5、4.9、0.2个百分点,致使上半年地方税收累计增速逐月回落,由1月末的21.5%下滑至6月份的13.7%。二是税制改革以及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少地方税收。受“营改增”政策影响,上半年,营业税减少12.5亿元,相当于当期地方税收的5.2%;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地方税收700 万元左右,相当于当期地方税收的0.3%。三是重点企业效益下滑影响地方税收增长。据全省地税系统监控的2450户重点企业数据显示,汇总经营收入仅增长3.1%,利润下降7.3%;967户经营收入下降,1351户利润下降,933户税收下降,税源形势十分严峻。其中,省电力公司、甘肃烟草、金川公司等重点企业缴纳地方税收同比减少3亿元,对当期地方税收的影响程度达到1.4个百分点。
  累计征收社会保险费128.08亿元,同比增长11.73%,增收13.45亿元;征收甘肃教育附加和价格调节基金等其他收入8.97亿元,增长11.5%
  上半年,全省地税系统累计征缴社会保险基金1280835万元,同比增长11.73%、增收134483万元。其中:养老保险费907096万元,增长7.08%;失业保险费71949万元,增长18.03%;医疗保险费263576万元,增长27.15%;工伤保险费25841万元,增长21.58%;生育保险费12373万元,增长27.53%。其他收入累计完成8.96亿元,增长11.5%。其中:甘肃教育附加5.61亿元,增长8%;散装水泥专项资金177万元,下降37.7%;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773万元,增长3.5倍;工会经费8354万元,增长7.32%;价格调节基金1.85亿元,增长6.8%,其他收入2803万元,增长22.7%。
  从社会保险费收入情况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各项社会保险费收入稳定增长,收入总量和增长幅度稳步提高,增幅达11.73%,增量13.45亿元;二是各级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省级收入同比增长9.29%,增收42827万元,市县级收入同比增长13.37%,增收91632万元;三是收入总体呈现为前高后低的增长态势,持续保持两位数的稳步增长,1-6月的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7.05%、27.96%、16.04%、15.82%、14.68%和11.73%。
  省地税局收入规划核算处相关人员表示,下半年,全省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后期经济税源的影响仍将持续,全省地税系统组织收入压力依然较大,形势不容乐观。全系统既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又要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充分估计困难,周密部署,沉着应对,深入开展税收分析,科学预测全年税收收入,准确把握收入运行趋势,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组织收入任务。
  文章来源:甘肃省地税局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