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地税局,采取五项措施确保金税三期工程全面实施。
  自2013年2月金税三期工程试运行以来,涪陵区地税局系统运行整体良好,为进一步提升金税三期工程运行质量,我局积极采取五项措施,确保2014年金税三期工程全面实施。
  一是加强金税三期工程推广运用。做好金税三期风险管理、辅助决策、绩效考核、电子征管档案等后续上线系统的培训、应用,做到参培训面达100%。
  二是加强金税三期工程数据运用。进一步拓宽涉税信息来源渠道,狠抓信息数据质量,确保金税三期系统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
  三是加强二级运维人员水平提升。切实开展运维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运维水平,加强上下互动,切实解决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运行稳定。
  四是发挥金税三期系统支撑作用。继续深入推进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主体,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检查“四位一体”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机制。
  五是强化金税三期工程运用考核。加强对金税三期工程的新软件培训、模块正确运用、系统问题处理等内容的考核,全面提升税务人员操作技能,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和满意度。
  小编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渝,重庆成了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成为内迁学校的集中地,大批有志于民族复兴、抗日救亡的青年学子纷至沓来,一大批着名的教育家、学者来渝执教,众多文化艺术界名流也来渝工作定居,诸如张大千、胡适、傅斯年、林语堂、钱穆、梁实秋、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使陪都文化兴盛一时,重庆成为了当时西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而学府云集的重庆文化区沙坪坝成为当时大后方着名的“文化坝”。从这里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丁肇中、朱光亚、周光召、邹家华、茅于轼、吴敬琏、丁雪松、王家声等。陪都文化也成为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奠基石。
  文章来源:涪陵区地税局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