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要求公开政务信息、获取政务信息的权利。(本机关政务信息生成后的时间超出档案法律、法规规定的档案移交年限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到相应的档案馆查找有关政务信息)
  第二条 向本单位申请公开政务信息的,可以采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提出申请。采用上述方式却有困难的,可以采用当面口头形式提出申请。获取政务信息的申请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地址、联系方式以及所需政务信息内容的描述等。
  第三条 本单位收到申请后应当及时登记,并根据下列情形给予答复或者提供信息:
  (一)属于已主动公开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得该政务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二)属于主动公开范围但尚未主动公开的,应当及时向申请人提供其所需政务信息;
  (三)属于依申请公开范围的,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其所需政务信息;
  (四)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五)不属于本机关掌握的政务信息,应当告知申请人,能够确定该信息拥有机关的,应到告知申请人该机关的名称或者联系方式;
  (六)申请公开的政务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七)申请公开的内容不明确的,应到告知申请人更改、补充申请;
  第四条 对要求公开政务信息的申请,可以当场答复或者提供的,应当当场答复或者提供政府信息;不能当场答复或者提供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或者提供政务信息。
  因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或者是提供政务信息的,经本机关负责政务信息公开的机构的负责人同意,可以将答复或者提供政府信息的期限适当延长,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答复或者提供政务信息的,期限中止,障碍消除后期限恢复计算。期限的中止和恢复,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五条 申请人在申请中选择以邮寄、递送、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获取政务信息复印件的,本机关应当以该申请要求的形式提供。因技术原因无法满足的,可以选择以符合该部门信息特点的形式提供。
  第六条 本机关编制和公开政务信息目录。政务信息目录包括公开的事项、期限和形式等。
  公开的事项、期限或者形式发生变化的,本机关应当及时对政府信息目录进行调整和更新。
  第七条 对尚未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范围的政务信息,由承办人员提出具体意见交本机关主管领导人审核批准后,可依照保密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和程序,暂时公开。
  暂时公开的政务信息,在性质或者密级确定后,按照本规定处理。
  第八条 本局设定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本机关各业务处室应当根据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对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制作、形成、获得或者掌握的应当予以公开的政务信息,应当经审核后,按照本规定予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