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制定实施方案。根据省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桐城市2014年公益性岗位开发方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属地负责、单位管理的的原则,推进公益性岗位开发。
二是落实具体岗位。根据公益事业发展需要,确定2014年度公益性岗位430个,其中基层非营利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240个,城乡辅助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50个,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50个,劳务派遣、家庭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服务等托底性岗位90个。具体岗位包括社区劳动保障信息员、社区网格管理员、卫生保洁员、保安、护理、殡葬服务等。
三是公开岗位征集。及时将岗位征集意见向社会公布,有意承担社会责任,有公益性岗位需求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或相关企业均可提出公益性岗位申请。
四是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通过招标、委托、承包等方式购买劳务派遣企业、家庭服务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等托底性岗位。
五是强化政策宣传。通过政府网站、桐城报道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公益性岗位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充分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