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力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加强对敬老院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敬老院事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合理布局,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敬老院整合提升为当地集五保供养、社会寄养、老年服务、残疾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拓展服务内容,满足社会需求。
二、不断开展农村敬老院管理制度改革。
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社会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打破行业界限,引导社会力量共同管理运行敬老院。认真研究和配套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重点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建设运营模式,搞活经营机制,避免政府包办,确保农村敬老院的健康发展,持续运营。
三、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敬老院财务、卫生、食堂、安全、资产管理等制度。全面实行敬老院院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院务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行院民自治,构建院民参与管理的平台。敬老院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将院房划区管理,民主推选区长,实行区长负责制;划分生活、卫生、服务、调解、文化活动、生产劳动、财务监督、安全等小组。把有热心、能负责、身体好、有专长的五保老人吸收成小组成员。
四、切实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加强五保对象的护理服务,根据五保老人的性格特点、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规范要求,合理安排住房,实行分级护理,建立24小时值班查房制度,完善五保老人医疗健康档案,对体弱多病、行为不便和卧床老人要有专人陪伴和精心护理,及时掌握五保老人的现状。加五保对象的强膳食管理,按照老年人饮食习惯,注重膳食营养,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操作要求,坚持荤素搭配,每餐三菜一汤,每周膳食安排要予以公布。抓好安全管理,加强对五保老人进行防火,防烫、防盗、防冻,防暑、防触电、防煤气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和责任,各县区民政局与敬老院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严肃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积极组织五保老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生产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经常组织开展唱歌、跳舞、做健身操等文体活动。
五、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工作的督查考核
加强对农村敬老院工作的业务指导,制定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具体标准,加大日常监督检查、业务培训和考核奖惩力度。对于优秀的敬老院,根据各地的考核办法予以奖励。各级财政根据政府考核奖励办法安排资金,对当地的五保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是一项任务繁杂的系统工程,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研究解决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促进农村五保供养法规政策落实,实现农村五保供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市民政局将加大对各地落实省、市政策情况的指导和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各县区要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加强对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敬老院要坚持民主管理、以人为本、文明办院、敬老养老的办院方针。
市民政局还印发了星级敬老院创建标准,要求各地以争创星级敬老院为抓手,不断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据统计,宿州市已经向省民政厅申报了*9批8家三星级敬老院。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