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预算约束力不断增强。深入到所有市级预算单位进行预算编制前期调研、摸底,及时调整资金投向,对“一上”预算草案逐款逐项进行严格审核,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精细。维护预算严肃性,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维修费等公用经费,严格按照定额标准编列预算,除对用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除险维修外,其他经费超支一律不予追加,市级公用经费追加同比下降50%以上。归并经常性项目,整合“打包”上报,由市政府统筹安排,有效防止了“撒胡椒面”现象,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打造“阳光财政”,出台预算信息公开办法,并按要求公开了市级预决算、市级和40个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公务卡制度改革、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继续深入推进。
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时效性。部门预算在人代会结束后一个月内全部批复到单位;实行支出执行通报制、约谈制和责任追究制;大力清理结余结转资金,对结转一年以上的项目资金、结转两年以上的上级转移支付和基金等进行调整,盘活存量资金40亿元,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制定《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太原市本级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和防范管理办法》,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研究,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强化融资平台监管,控制债务规模,有效防范了风险。目前,太原市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和债务率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总体可控。
四是预算绩效管理深入推进,财政资金监管手段更加科学。全面开展财政绩效考评工作,出台《太原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和《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等,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完善。加强对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监督,进一步规范了票据的管理和使用。严格财政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内部监督和专项资金检查工作。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人生世上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