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项目建设中,我市积极围绕几大优势做文章,一是现代农业优势,上半年全市食品加工类项目开工81项,占开工项目总数的32.1%,完成投资23.2亿元,占全部投资26.1%。二是工业基础优势,装备制造类项目开工32项,占开工项目总数的12.7%,完成投资606亿元,占全部投资7.4%;林纸类项目开工12项,占项目总数的4.8%,完成投资4.7亿元,占全部投资5.3%。三是沿边开放优势,对外经贸类项目开工28项,占开工项目总数的11.1%,完成投资12.9亿元,占全部投资14.5%。四是区域中心城市优势,现代服务业项目开工73项,占开工项目总数的29%,完成投资35.6亿元,占全部投资40%。
从总体看,我市围绕现代农业、工业基础、沿边开放、中心城市四大优势上项目,产业特色不断明晰,特别是绿色食品及现代服务业领先发展态势凸显。
然而,在上半年国内外日趋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约束和影响下,我市经济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也更加彰显,产业性、结构性、资金性、土地性等矛盾更加突出,面临了一定困难。
工业增长明显放缓,上半年,工业增速虽然企稳向好,但同比仍回落10.3个百分点,并低于年初计划目标4.8个百分点,未达到预期发展速度;投资增势减弱,进入今年以来,投资增长开始放慢,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仅低于去年同期13.6个百分点,也低于计划目标17.4个百分点;财政增收压力较大,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较一季度降幅收窄4.4个百分点,但仍同比下降1.7%,较去年同期仍回落15.7个百分点;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上半年煤炭、成品油、木材、钢材市场低迷,进口企业销售压力增大,上半年进口额度同比减少8864.9万美元,负向拉动外贸进出口总值8.7个百分点。
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矛盾,我市在下半年要重点打好工业和项目投资两大攻坚战,着力放大现代农业和区域中心城市两大优势效应,既把握好政策机遇,稳定当前经济企稳回升好态势,又要立足长远,进一步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动力,为今后科学持续快速发展打牢基础。
首先,抓住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国省“两大平原”综合改革试验区等“五大规划”及省稳增长65条等一系列促进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机遇,切实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其次,立足“稳”字当头,抓好当前经济增长。农业方面针对当前低温多雨的不利天气条件,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为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奠定基础。工业方面要提质、增效、挖潜、扩规、转型,着力突破工业薄弱环节。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消费,以及着力扩大外贸需求。
第三,打好项目攻坚战,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突出抓好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及高端房地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投资强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重大项目投资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围绕我市区域、资源等优势,突出抓好招大引强。
第四,创新社会发展,抓好民生建设,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提档升级。落实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力度,扶持全民创业。
最后,要深化各项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经济体制等各项改革,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着力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努力形成兴商、安商、富商、亲商的良好氛围,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6、投资环境*3的政策洼地和发展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