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以来,共实施项目2213个,这些项目的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和好评。我县在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民生工程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三个好”。
一是项目工程质量好。通过建立“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工程档案,对工程进展、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并在村室、群众居住集中地方,将资金支出等情况适时给予公布,使整个工程项目都在群众监督下进行。规范项目规划、申报、实施、验收和档案管理,每项工程完工后,由专业人员验收合格和审计部门审计后方拨付资金,切实保证了项目工程质量。
二是人民群众评价好。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项目,以不增加农民负担、不产生新的债务、不搞半截工程为前提,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从筹资筹劳到施工和管护均由村民全程参与,真正体现农民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009—2014年,“一事一议”公益事业项目新修村内户外公路500多公里,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条件,得到了农民积极参与和广泛好评。
三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好。“一事一议”奖补资金主要来源上级财政的支持,县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同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使用安全,我县奖补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直接支付、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职责,强化财务公开、公示制度,把好程序关、预算关、监管关、决算关、公开关,有效地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对奖补资金的约束和监督,提高了财政奖补资金管理的公开与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