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是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建设项目。
  阜阳市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坚持以改革的手段、市场化的方法,全面加快民生类项目建设。去年以来,该市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450公里,升级改造县乡公路400多公里,基本建成中小学35所,开工建设各类医院26所,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长期以来,阜阳市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明显不足,历史欠账较多,民生水平偏低。近年来,阜阳市委、市政府在坚持改革创新、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投资,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着力改善民生。根据民生工程建设的资金需要,该市足额纳入年度预算优先拨付。2013年,该市财政民生类支出258.8亿元,同比增长13.7%,占财政总支出的82.7%;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民生类支出134.9亿元,同比增加14.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同时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满足民生工程建设需要。去年以来,该市基础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共投入资金50亿元。
  阜阳市放宽公共服务投资准入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环保和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成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去年以来共引进中国中铁阜阳中心医院、武汉亚心医院附属阜阳医院、太和三精心脑血管病医院等多家民营医院,共计投资29.3亿元,占同期医院投资总额的47.6%;引进汇文中学、京九实验中学、育才实验学校等540所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达30万人;引进文体类设施110多个,投资近6亿元。
  为发挥多渠道融资作用、弥补民生工程资金的不足,阜阳市采取股权划分、整合土地资产等方式,做大市城投公司、交投公司等融资平台,今年上半年累计融资33.2亿元,保障了颍河综合治理、城市路网、国省干线改造等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此外,对适应市场化方式运作、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民生工程项目,一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交给社会力量承办,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服务供给保障体系。目前,阜阳城区和大部分县城,基本采取环卫保洁、绿化管理市场化。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