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财政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突出问题导向,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紧扣财政部门突出“四风”问题,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通过实施财政专项资金“零距离”服务行动,落实项目化整改措施,带动全局各项问题整改,促进财政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一是开展财政行政效能“零距离”整治行动,着力打造“效能财政”。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规范管理为导向,加强财政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规范审批手续,约束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议事规则,规范局领导决策审批行为。
二是构建财政专项资金“零距离”参与机制,打造“阳光财政”。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公开监督;完善专项资金专家评审办法,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建立与服务对象经常沟通机制,使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参与到预算管理过程中。
三是实现财政专项资金“零距离”受益目标,着力打造“民生财政”。完善市区财政体制,实现财力向基层倾斜,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压缩行政运行成本,支持民生实事项目,实现财力向民生倾斜。
四是建立财政领导干部“零距离”服务机制,着力打造“服务财政”。建立局领导干部与县区财政、部门单位、重点企业、资金受益对象“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主动上门服务,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和掌握专项资金使用单位需求,通过服务重心下沉,实现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