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红河州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2014年上半年,红河州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1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比1-5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与全省增速持平,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回落趋势与全省、全国一致;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实现零售额68.8亿元,增长12.8%,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 11.4个百分点。
  一、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今年上半年,全州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2亿元,同比增长12.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1.5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3.9亿元,增长12.4%,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增速差距从2013年的3.2个百分点缩小到0.4个 百分点,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住餐业呈现回暖迹象,批零业增势有所下降。今年以来,住餐企业积极应对新形势,加快转变经营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效果逐步显 现。1-6月,全州住宿业实现营业额7.3亿元,同比增长17.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4.7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2 亿元,同比增长12.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1亿元,同比增长12.3%。批零业随着八项规定的深入贯彻落实,增势有所下降, 1-6月,全州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9亿元,同比增长10.6%,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7.9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同比回落 1.7个百分点。
  (三)限上企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增长放缓明显。截至2014年6月,红河州共有限额以上法人企业225户,限额以上产业个体户85个。限额以上法 人企业中:批发业企业36户,零售业企业142户,住宿业企业31户,餐饮业企业16户。今年1-6度,全州限上单位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 亿元,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6.8%,同比增长12.8%,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4个百分点。
  (四)区域经济显著,各县市消费品市场发展不平衡。1-6月数据显示,开远、个旧、弥勒、蒙自四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8亿元,占全州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6%。1-6月,全州累计增速位列前三的县市为开远、个旧、泸西,分别为14.9%、14.0%、13.2%。州政府所在地 蒙自市4、5两月出现较大回落,全市1-6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亿元,同比增长10.8%,在全州十三县市中排列末位。元阳、绿春二县增 幅较去年相比出现较大回落实,1-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10.9%、11.2%,增速位列全州倒数第二、三位。
  (五)中石油、中石化两大户增长放缓明显。今年1-6月,红河州中石油、中石化两户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亿元,同比增长5.6%,两 大户零售总额绝对值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3.7%。中石油中石化两户企业的低速增长,影响了全州消费品市场的高速增长。
  二、影响红河州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不利因素
  在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的同时,受多重因素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品市场增幅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
  (一)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就全国层面看,受国家宏观政策主动调控的影响,国内经济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消化期,今年以 来,全国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但增幅有所回落。红河州经济正处于发展的爬坡期,与全国全省一样,也面临下行的压力。今年上半年,红河州累计实现生产总值 426.36亿元,同比增长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受整体经济运行回落的影响,消费品市场需求动力有所减弱。从全国和全省看,1-6月,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二)中央政策效应继续显现。政策因素对消费品市场产生的影响依然持续。党的十八大后转变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惩治腐败等新政的推出,特别是 “八项规定”出台后,各种会议明显精简,公款餐饮消费得到有效控制,反映到餐饮业较为明显。同时,国家部分促进消费的政策退出,新的鼓励消费的政策尚未出 台,不同程度给消费市场带来影响。
  (三)网络购物分流了购买力。近年来,网上购物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分流了相当一部分消费群体。由于网络销售具备价格低廉、足不出户、搜索面广等一 系列特点,对传统的进店销售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目前,红河州电子商务企业规模小、销售零散,且传统零售业面临严重分流。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网络购 物以其独有的方便快捷、随时随地购物、价格相对便宜、足不出户和优势等特点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对传统零售业产生了明显的冲击。目前,红河州尚无大的电 子商务企业,现有电商企业销售零散、规模小,零售量无法纳入统计,制约了全州传统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四)缺乏新型消费热点。当前,我州传统热点商品消费增长趋于平缓,消费结构亟待升级,居民对各大类商品的消费也大体上保持稳定,仅仅依靠政策刺激消费,只能形成短期购买力,难以对消费品市场发挥长效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我州消费品市场走势放缓,是内外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全面正确理性的看待。
  三、消费品市场走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从目前的走势看,全州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稳定,下阶段,红河州消费品市场仍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展望全年,有望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升的态势。但诸多 问题也反应出红河州消费品市场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抑制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因素也不少,要完成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目标难度很大。
  (一)建立稳定机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收入的快速稳定增长为重点,通过各种措施尽可能 吸纳低层次的城乡劳动者就业,使他们有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和保障。同时,积极调整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 中的占比。健全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使其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大体保持同步,稳定职工对未来工资收入的预期;建立农民工收入增长和 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二)加快改革,提高企业市场敏感度。努力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主体,消除对民间资本的歧视政策,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事 业,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建设畅通的市场流通体系,保证商品、生产要素的有效流通。优化消费环境,积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政府的监管 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规范服务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制止各种形式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积极引导大型连锁超市、批发市场等流通业态转型升级,鼓励流通企业改善硬件档次,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鼓励更多 的现代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向农村市场发展。要加大对限上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壮大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队伍,发挥大中型商贸企业的带动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预期的温和复苏,全国、全省经济平稳向好态势的延续,消费品市场会有一个平稳向好的发展环境,再加之下半年暑期、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的消费聚集效应,总体判断,下半年,红河州消费品市场将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但要完成全年增长16%的目标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