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各位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2015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的重要知识点,高顿网校为考生开设了高顿注册税务师考试题库,针对知识点做深入解析,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考生提高应试能力。
  第二节 所有权
  一、所有权概述
  1.所有权的权能(P120)
  (1)包括占有权能、使用权能、收益权能、处分权能。
  (2)处分权能被认为是拥有所有权的根本标志。
  2.《物权法》中规定的所有权类型(P121)
  (1)国家所有权(2)集体所有权(3)私人所有权(私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团体)
  【例题·多选题】我国《物权法》中规定的所有权有(  )。(2008年)
  A.国家所有权
  B.集体所有权
  C.个人所有权
  D.私人所有权
  E.法人所有权
  【答案】ABD
  二、所有权的取得
  (一)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P121)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按照是否以他人所有权为前提,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1.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非依他人既存的权利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直接取得所有权,包括先占、生产、收益孳息、添附、无主物和罚没物的法定归属、动产的善意取得、没收等方式。
  2.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是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所有权,其方式主要是法律行为。
  【例题1·单选题】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所有权的事实,属于所有权的(  )。(2009年)
  A.原始取得
  B.先占取得
  C.善意取得
  D.继受取得
  【答案】D
  【例题2·多选题】原始取得所有权的方式包括(  )。(2012年)
  A.动产的善意取得
  B.接受继承
  C.接受遗赠
  D.先占
  E.罚没物的法定归属
  【答案】ADE
  【解析】选项BC为继受取得。
  (二)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P121)
  1.依法律行为而取得
  (1)双方法律行为(如基于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互易合同而为的变更“登记”)
  (2)单方法律行为(如受遗赠)
  2.依法律行为以外的事实而取得,如继承、建造(如房屋的建造、围海造田)、法院判决、强制执行以及公用征收、没收等行政行为。
  (三)动产所有权的取得(P121-122)
  1.依法律行为而取得
  (1)双方法律行为(如基于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互易合同而为的“交付”)
  (2)单方法律行为(如受遗赠)
  2.依法律行为以外的事实而取得所有权
  (1)继承,包括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2)法院判决、强制执行(3)公用征收、没收、罚款(4)收取孳息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孳息所有权一般由原物所有权人取得;但所有权与用益物权分离的应由用益物权人取得。
  (5)所有权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
  所有权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2010年)
  (6)无人认领的遗失物、漂流物、失散的饲养动物
  无人认领的遗失物、漂流物、失散的饲养动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7)无人继承的遗产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财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集体组织所有。
  (8)先占
  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
  【例题·单选题】根据《民法通则》和《物权法》的规定,下列物可以适用先占取得的是(  )。(2012年)
  A.遗失的手表
  B.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
  C.房屋
  D.所有人抛弃的动产
  【答案】D
  (9)添附
  ①附合
  ②混合.混合而成的新物,由原物价值较大的一方取得所有权;若原物价值相当,则发生共有。
  ③加工
  加工物所有权的归属,按照加工所生成的新价值是否大于原物价值而定:大于者,由加工人取得;否则,由原物所有人取得。
  (10)善意取得
  ①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②以合理的价格受让
  ③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解释】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