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务师证一共考5门,具体科目为《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考生需在连续五年内通过全部科目(免试人员为四年),各科特点鲜明:《税法一》《税法二》为基础,侧重流转税与所得税计算;
《涉税服务实务》综合性最强,需结合案例解决实际问题;
《财务与会计》计算量大,覆盖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记忆量高,涉及行政法、民商法等法律条文。
二、零基础考生如何规划备考科目?
税务师考试对跨行业考生友好,但需科学规划。
首年建议报考《税法(一)》+《税法(二)》:两科内容关联紧密,均为税法基础,知识点琐碎但逻辑清晰,适合入门。
若时间充裕,可加报《涉税服务实务》,利用“三税联动”强化实务能力。
次年集中攻克《财务与会计》或《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前者需会计基础,后者需记忆背诵,建议根据个人优势选择。
零基础考生日均需投入2-3小时,分阶段夯实基础,避免盲目追求数量导致知识点混乱。
考生可根据自身基础灵活搭配:
“三税”组合(推荐指数★★★★★)
首年选《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三科联动性强,实务科目直接应用税法知识,适合目标明确、学习能力强的考生。
“文理均衡”组合
《财务与会计》(计算为主)+《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记忆为主),平衡备考压力,适合文科或理科偏科考生。
“保二争三”稳妥策略
每年专注2-3科,如《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降低单科压力,适合在职或时间紧张者。
三、如何高效备考税务师考试?
1、分阶段学习
基础阶段(3-8月):通读教材,梳理知识框架,辅以网课理解重难点(如增值税税率、所得税扣除标准)。
强化阶段(9-10月):刷真题、做模拟题,重点突破主观题(如涉税实务的纳税申报流程)。
冲刺阶段(11月):全真机考演练,熟悉电子税务局操作(2025年新增数电发票申报模块)。
2、善用工具辅助
利用思维导图串联税法知识点,通过“费曼学习法”复述法律条文,下载税务师题库,强化计算能力。
3、关注政策更新
2025年新增AI税务稽查、数字经济税收政策等内容,需重点关注教材变动部分,避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