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务师考试共设五科:《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对于零基础或在职考生,“先税法后实务”是公认的稳妥路径:
首年必选《税法一》《税法二》:两科内容互补性强,涵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核心税种,是构建税法知识体系的基础。
例如,《税法一》的增值税计算与《税法二》的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关联紧密,同步学习可加深理解。
有基础者冲刺“三税联动”:若具备财税或法律背景,可尝试《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组合。实务科目60%内容源于前两科,三者联动能快速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进阶搭配方案:
计算能力强者:《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一理一文,缓解疲劳);
时间充裕者:首年直接挑战“三税+法律”,形成知识闭环。
二、税务师考试考多少分能拿证?
根据2025年最新规定,税务师考试各科满分140分,合格线为84分(即满分的60%)。考生需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五科,免试人员则为4年。例如:
若2025年通过《税法一》《税法二》,则需在2029年前通过剩余三科,否则2025年成绩作废。
成绩滚动周期内,考生可自由选择补考科目,但需注意时间分配。
备考建议:
制定“保二争三”计划,首年稳过两科,次年集中攻克剩余科目;
优先突破《涉税服务实务》与《财务与会计》,二者计算量大、实操性强,需长期练习。
三、零基础考生如何科学规划备考节奏?
对于无财税背景的考生,建议采用“2+2+1”模式:
第一年:《税法一》《税法二》
学习重点: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核心税种的政策解读与计算;
搭配技巧:结合教材例题与真题,强化税种间的关联性(如增值税与附加税费)。
第二年:《涉税服务实务》
学习重点:纳税申报流程、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备考策略:通过模拟实务操作题(如发票开具、汇算清缴)提升实战能力。
第三年:《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学习重点:会计分录编制、财务报表分析;法律条文与案例结合记忆。
避坑提醒:
避免盲目追求“一年五科”,合理分配精力;
关注2025年新增考点(如AI税务稽查操作),及时调整复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