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规定,税务师考试共设《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5门科目。
普通考生需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成绩实行滚动管理(自通过首科起算)。例如,若2025年通过首科,需在2029年前完成剩余科目,否则已通过成绩作废。
免试考生(如符合高级职称免试条件)需在连续4年内通过剩余科目。若未在规定周期内完成,已合格科目成绩失效需重考。
二、如何合理规划税务师备考计划?
1.科目搭配:遵循“关联优先+难易结合”原则
零基础考生:首年报考《税法(一)》+《税法(二)》,两科内容重合度超40%,同步学习效率高;次年加考《涉税服务实务》(需税法基础),第三年攻克《财务与会计》与《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有基础考生:首年联考“三税”(《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次年解决《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免试考生:优先报考与免试科目关联度低的科目,避免知识断层。
2.三阶段备考策略(以2025年11月考试为节点)
基础阶段(即日起-9月):通读教材,用思维导图梳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核心考点,每日投入2-3小时,完成章节习题。
强化阶段(9月-10月):精研近5年真题,标注错误类型(如计算遗漏、概念混淆),实务科目需模拟纳税申报操作,法律科目结合口诀记忆法突破高频法条。
冲刺阶段(11月-考前):每周完成2套全真机考模拟题,限时训练答题速度,背诵税率表及主观题答题模板。
3.关键注意事项
政策更新:关注2025年考试大纲新增内容(如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及时调整复习重点。
时间分配:每科需200小时以上,《财务与会计》建议300小时;避免盲目刷题,通过错题本迭代强化薄弱点。
心态管理:交叉复习不同科目防疲劳,利用碎片时间记忆口诀或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