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来自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的冯同学,他目前是在某金融科技公司做信用风险建模工作,偶尔玩一玩乐队担任吉他手、剑道。
其实很多人对量化都有误解,认为可能学的一些代码,学的一些算法,写出来之后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可以躺着赚钱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量化领域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的。不管是技术还是市场行情也好,都是在变化的,所以如果不保持持续学习的话,基本上很难做出成果来。
如果你对量化感兴趣,或者以后就想从事这个行业,我觉得还是很值得去考的。因为一方面它是一个比较系统化的课程,同时还可以培养在职学习的习惯。

而且CQF是可以终身学习的,协会永久向会员开放定时更新的资料,这个也是非常实用的。

CQF需要大量专注的学习。我是在职考的,当时同时在准备FRM2级和CQF的前两门考试,需要花很多时间的。基本上都是在上下班路上挤时间去看,每天尽量保持3-4小时的学习。
当然对于有基础的人可以适量减少,但也不要一直学习,看不下去,适量去运动或者做其他事情,有助于大脑切换模式,反而有助于理解,有助于和其他知识储备建立连接。
对我来说,因为工作原因,编程这块上手是比较快的,日常工作也都在写Python,所以编程方面没有遇到很多困难,主要难点在数学,因为像随机微积分这些东西之前也没有系统去学过,所以我觉得还是这块是比较吃力的。
所以如果后面有想学CQF的同学,我建议还是先把数学和编程的基础打牢。

像最近国际形势不好,再叠加YQ的冲击,导致以前的一些交易经验很难适用于现在的,但我觉得如果通过量化的手段,还是可以有效的控制好的风险。
投资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扩展认知,探索世界真相的过程,包含对商业,科技和社会演化的深层次理解。人生是一场无边界游戏,不以一战论输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