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需要解决的是“抽取什么样的样本?”的问题,需要从以下5个要素展开:
  1.控制测试目标(教材P66+P75)
  2.定义总体(教材P66+P75)
  3.定义抽样单元(教材P67+P75)
  4.定义偏差(教材P68+P76)
  5.定义测试期间(教材P76)
  1.控制测试目标
  (1)控制测试是为了获取关于某项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教材P66倒数第2段)。
  (2)注册会计师实施控制测试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教材P75)
  Y=K/X
  2.定义总体(适当性、完整性)
  (1)评价总体的适当(教材P67)
  注册会计师应确定总体适合于控制测试的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控制测试的方向。
  例如:测试用以保证所有发运商品都已开单的控制是否有效运行,注册会计师应将所有已发运的项目作为总体。
  (2)评价总体的完整性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
  例如:如果注册会计师从档案中选取付款证明,除非确信所有的付款证明都已归档,否则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该期间的所有付款证明得出结论(总体项目内容完整)。
  又如: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某一控制活动在财务报告期间是否有效运行得出结论,总体应包括来自整个报告期间的所有相关项目(总体的涉及时间完整)。
  3.定义抽样单元
  (1)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教材P67倒数第3段)。
  (2)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一份文件资料、一个记录或其中一行(教材P75倒数第1段)。
  4.定义偏差
  (1)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注册会计师要仔细定义所要测试的控制及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况(教材P68第3段)。
  (2)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实际工作中常常采用偏差率的表现形式(教材P76第3段)。
  5.定义测试期间(教材P76)
  控制测试需要得出“某一控制活动在财务报告期间是否有效运行”的结论,因此控制测试的期间与财务报表期间一致。
  (1)期中实施的控制测试(初始测试)。
  (2)剩余期间的补充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