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为各位考生搜集整理了财经考试历年真题汇总,来帮助想要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预祝大家取得优异成绩!进入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库>>
  *9节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一、民事法律行为理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又称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法律行为是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是法律事实的一种。
  2.特征
  (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意思表示是指主体将意欲达到某种预期法律后果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2)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这一特征表明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人的自觉自愿行为,而不受胁迫、受欺诈的行为,否则,就达不到行为人的目的。
  (3)是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法律的要求或者不违背法律的规定,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也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否则,该行为不仅不会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A.小张给自己制订了复习《经济法》的计划
  B.小李向同学表示要参加《经济法》考试
  C.小王报名参加了某网校《经济法》的课程学习
  D.小赵请老师解答一道《经济法》的考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本题中,选项A的情况不会产生任何“法律后果”,所以这不具有“意思表示”的效果,不是“民事法律行为”;选项B和选项D不是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
  3.民事行为
  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能够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表意行为。
  (1)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不强调行为的合法性,因此并非一切民事行为都是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及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相关考点】合同包括有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无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二)意思表示
  1.意思表示包括意思和表示
  (1)意思主要是指当事人欲使其内心意思发生法律上效力的效果意思。而表示则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在的效果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为行为相对人所了解。
  (2)意思表示的表示方式一般采用明示方式,但在特定情况下,默示状态也可以成立意思表示,如《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例题·单选题】下列情形中,没有构成意思表示的是( )。
  A.甲决定明天向公司提交辞职报告
  B.乙在寻物启示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丙签发一张支票赠与好友
  D.丁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意思表示。意思主要是指当事人欲使其内心意思发生法律上效力的效果意思。而表示则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在的效果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为行为相对人所了解。本题中,选项A没有将其内在的效果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即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
  3.如果意思表示由表意人通过传达人传达的,则由于传达人没有转达或者推迟转达意思表示的风险,由表意人承担。另外,向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人发出的意思表示,通常必须到达其法定代理人时才能生效,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作出的意思表示除外。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1)单方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委托代理的撤销、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等。
  (2)多方法律行为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
  【考题·单选题】(2012年)下列法律行为中,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 )。
  A.甲免除乙对自己所负的债务
  B.甲将一枚钻石戒指赠与乙
  C.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购买一套住房
  D.甲立下遗嘱,将个人所有财产遗赠给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行为的分类。单方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选项B是赠与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1)有偿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互为给付一定代价的法律行为。如购物行为。
  (2)无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一定代价的义务,而他方当事人不承担相应给付义务的法律行为。如赠与行为。
  3.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1)要式的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票据行为。
  (2)不要式的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不要求采取一定形式,当事人自由选择一种形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4.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1)主法律行为是指不需要有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就可以独立成立的法律行为。如订立买卖合同。
  (2)从法律行为是指从属于其他法律行为而存在的法律行为。如订立担保合同。
  从法律行为的效力依附于主法律行为,主法律行为不成立,从法律行为则不能成立;主法律行为无效,则从法律行为亦当然不能生效。但是,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并不必然导致从法律行为效力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