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纵向分工结构
 
  1.纵向分工结构的基本类型。
  纵向分工结构
  (1)高长型组织结构。
  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内部有很多管理层次。在每个层次上,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较窄。
  这种结构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控制,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较慢。
  从实际管理来看,拥有3000名员工的企业平均的管理层次一般为7个层次。如果某公司有8个管理层次,则为高长型结构。
  (2)扁平型组织结构
  扁平型组织结构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内部管理层次较少。在每个层次上,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较宽。
  可以及时地反映市场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但容易造成管理的失控。
 
  2.纵向分工结构组织内部的管理问题
  纵向分工结构
  【集权】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拥有最重要的决策权力。
  可以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比较容易地控制与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
  一般拥有多级管理层,并将决策权分配给顶部管理层;其管理幅度比较窄,从而呈现出层级式结构。
  产品线数量有限且关系较为密切的企业更适于采用集权型结构。
 
  【集权】优点
  易于协调各职能间的决策;
  对上下沟通的形式进行了规范(比如利用管理账户);
  能与企业的目标达成一致;
  危急情况下能够做出快速决策;
  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
  这种结构比较适用于由外部机构(比如专业的非营利性企业)实施密切监控的企业,因为所有的决策都能得以协调。
 
  【集权】缺点
  高级管理层可能不会重视个别部门的不同要求;
  由于决策时需要通过集权职能的所有层级向上汇报,因此决策时间过长;
  对级别较低的管理者而言,其职业发展有限。
 
  【分权】
  一般包含更少的管理层次,并将决策权分配到较低的层级,从而具有较宽的管理幅度并呈现出扁平型结构。
  事业部制结构在企业的成长方面更为灵活。
  纵向分工结构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高清网课:注册会计师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