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章 审计概述

  审计的性质、要素
  1.审计的性质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2.审计要素
  (1)三方关系
  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审计业务涉及三方实体:
  被审计单位在治理层(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审计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被审计人)。
  (2)财务报表(鉴证对象)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即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标准的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4)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审计证据包括支持证据和佐证证据。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和适当性(证据质量)相互关联。
  (5)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财务报表(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程度的意见。
  审计目标: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
  
  
  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
  例如,若已记录的销售交易是不应当记录的(如发出的商品是寄销商品),则即使发票金额是准确计算的,仍违反了发生目标。
  再如,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在完整性与准确性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关系。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审计风险
  *9,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注册会计师只要审计财务报表,就存在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第二,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高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就是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的过程,以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合理保证所审计财务报表不含有重大错报。
  (一)重大错报风险
  1.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注册会计师同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二)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三)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注册会计师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5年 CPA 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特别提醒:CPA注册会计师零基础无忧通关课程 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7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指南
        高顿题库:注册会计师考试免费题库  APP下载
        高清网课:注册会计师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