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竞争维度看,两者完全不在一个赛道:
cpa的难,是持续性的专业深耕。cpa专业阶段保持6科体系,需在5年内通过,单科通过率维持在20%-25%区间。以《会计》科目为例,新收入准则和金融工具分类等难点,要求考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具备实务判断能力。而《审计》科目更是将大数据审计技术融入案例分析,对考生的逻辑思维提出更高要求。
985的难,集中体现在升学竞争的残酷性。以历年高考预估数据为例,985高校平均录取率不足2%,清北等顶尖高校甚至低于0.5%。但高考考察范围相对固定,考生可通过系统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关键差异在于:cpa考生多为在职群体,需平衡工作、家庭与学习;而985考生可专注备考。从时间投入看,cpa需1500小时以上系统学习,相当于全职备考半年;985考生则需在高中阶段持续积累。
二、cpa6门需要几年考过?
根据中注协数据,cpa专业阶段平均通关周期为3-4年。若考生基础扎实(如财会专业出身),可采取“2+2+2”模式:首年攻克《会计》《税法》,次年推进《审计》《经济法》,第三年收尾《财管》《战略》。这种搭配利用科目关联性(如《会计》与《税法》的税会差异分析),提升学习效率。
但对于非专业考生,建议分三年备考:第一年夯实基础(《会计》《经济法》),第二年强化计算(《财管》《税法》),第三年冲刺综合(《审计》《战略》)。
需注意,2026年起cpa综合阶段将强化案例分析题比重,建议考生在专业阶段后期增加实务训练,如研读上市公司年报或参与模拟审计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