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初次接触cpa考试时,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cpa考哪些科目”,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计7门科目,专业阶段涵盖《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科,综合阶段则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科,相关信息高顿cpa小编整理如下。
cpa考哪些科目
一、cpa考哪些科目?
cpa专业阶段考试是职业能力的奠基阶段,六门科目覆盖财会领域的核心知识:
《会计》:作为核心科目,涵盖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编制及合并报表实务,需理解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等复杂逻辑。
《审计》:以风险导向为核心,学习审计流程、证据收集及职业道德,需结合实务案例培养判断力。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密集型科目,涉及资本预算、成本控制及财务分析,计算量大且需熟练运用模型。
《税法》:政策更新频繁,重点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计算及筹划技巧,需关注新规动态。
《经济法》:以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条文为主,需通过案例强化记忆,培养法律思维。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侧重战略制定与风险管控,需构建宏观分析框架,结合企业实例灵活应用。
各科目通过率差异显著,如《会计》常年低于20%,而《经济法》可达25%-30%,考生需结合自身基础合理搭配报考。
cpa综合阶段考《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科分为两卷考察,题型均为实务导向的案例题,需注重跨学科知识整合。
二、cpa证书含金量如何?
cpa证书的含金量体现在三大维度:
1.职业壁垒高:持证人享有审计签字权,是会计师事务所、券商投行等机构的准入门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薪资竞争力强:一线城市执业cpa年薪普遍超30万元,外资企业合规岗、跨国集团财务总监等岗位薪资溢价显著。
3.行业需求旺盛:截至2025年,我国cpa持证人数约33万,但企业对战略型财务人才缺口超60%,持证者晋升管理层更具优势。
cpa与税务师、CFA等证书互认,持证人可享受落户积分、住房补贴等政策福利。备考cpa需长期投入,但证书带来的职业跃迁机会与专业壁垒,使其成为财会人突破瓶颈的优选路径。
以上就是【cpa考哪些科目?初次报考你必须了解!】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