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注会一年能考几次?
一、注会一年能考几次?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6科)与综合阶段(案例测试),全部科目均需在同年内完成报考。考生一年最多可报考专业阶段全部6科+综合阶段2科(试卷一、二),但需注意:
专业阶段科目成绩5年内有效:若2026年首次通过《会计》,须在2031年前考完其余5科,否则成绩作废需重考。
1.科学搭配科目是提速关键:
零基础/时间少:推荐“会计+税法”(知识点交叉多),或“战略+经济法”(偏记忆,难度低)。
有基础/时间足:可尝试“会计+审计+税法”(逻辑关联强)或“财管+战略+经济法”(计算与记忆平衡)。
2.备考节奏建议:
2年拿证:首年冲4科核心(如会计、审计、税法、财管),次年过剩余专业科目+综合阶段。
3年稳过:年均过2、3科,优先攻克《会计》《审计》难点科目。
二、注会各科目核心考点有哪些?
注会专业阶段6科各有侧重,精准把握重点可节省50%备考时间:
1.《会计》:核心为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收入准则(分值占比超40%),需掌握分录逻辑与实务案例,如企业合并的权益法核算。
2.《审计》:聚焦风险评估、审计证据、内部控制缺陷分析,近年新增ESG审计热点,需结合实务模拟审计流程。
3.《税法》: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两章占60分以上,2026年需关注“数电票”新政、留抵退税等热点。
4.《财管》:公式多,重点突破资本预算、期权定价、企业估值模型,大量刷题是关键,熟练使用计算器快速解题。
5.《经济法》:死磕公司法、证券法条文应用,优先掌握优先股规则、重大资产重组条件等高频考点。
6.《战略》:框架为王,SWOT分析、风险管理框架需结合案例举一反三,如互联网企业战略转型实例分析。
综合阶段:整合6科知识,试卷一考会计/审计/税法综合案例,试卷二聚焦战略/财管/经济法实务应用题,需训练跨学科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