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报考注会的条件有啥要求?
需满足学历或职称要求
根据中注协最新政策,2026年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生需分阶段满足条件:
1、专业阶段:
学历要求: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含全日制、自考、成考等学信网可查学历),例如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均可报考。
职称替代:若学历未达标,可凭会计、审计、经济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如中级会计师、审计师)报名。
应届生通道:2026年毕业的本科生/专科生可凭学籍信息先报名,需在8月考试前完成学历认证。
2、综合阶段:
通过专业阶段全部6科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无额外学历或职称限制。
二、注会哪些人不能报考?
尽管注会门槛相对宽松,但以下四类人群被明令禁止报考:
1、证书处罚期未满者:因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2026年报名截止日不满5年者。
2、禁考期内考生:因考试作弊、替考等违规行为被禁考,且禁考期限未结束的人员。
3、已持证或重复报名者:已取得全科合格证书,或已报名欧洲考区考试的考生不得重复报考。
4、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满18周岁或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考生需谨慎核实资格。
三、注会考什么?
注会考试分为两大阶段,科目设置及考核重点如下:
1、专业阶段(6科):
科目内容:涵盖《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难度与搭配:会计、审计、财管被称为“三座大山”,建议考生优先报考会计,并根据自身基础选择搭配科目(如“会计+税法”“审计+战略”)。
成绩有效期:单科合格成绩保留5年,考生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
2、综合阶段(1科):
考核形式:分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以案例分析为主,考查跨科目知识整合能力。
通关要点:需在专业阶段通关后1年内报考,建议考生结合实务案例强化综合应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