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一、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记忆):

  (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注意:(1)为外部因素,(2)、(3)、(4)、(6)为内部因素,(5)既有内部也有外部。
 

  二、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1/6一般了解)

  (一)行业状况

  了解行业状况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识别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主要包括:)

  (1)所处行业的市场供求与竞争;

  (2)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3)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

  (4)能源供应与成本;

  (5)行业的关键指标和统计数据。
 

  (二)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主要包括:

  (1)适用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行业特定惯例;

  (2)对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活动;

  (3)对开展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政府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税收和贸易等政策;

  (4)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和所从事经营活动相关的环保要求。
 

  (三)其他外部因素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影响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其他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1)宏观经济的景气度;

  (2)利率和资金供求状况;

  (3)通货膨胀水平及币值变动;

  (4)国际经济环境和汇率变动。
 

  (四)了解的重点和程度

  .注册会计师对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了解的范围和程度会因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规模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将了解的重点放在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外部因素以及与前期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上。
 

  三、被审计单位的性质(2/6)

  (一)所有权结构

  1.对被审计单位所有权结构的了解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识别关联方关系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决策过程。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所有权结构以及所有者与其他人员或单位之间的关系,考虑关联方关系是否已经得到识别,以及关联方交易是否得到恰当核算。

  2.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对其控股母公司(股东)的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包括控股母公司的所有权性质,管理风格及其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控股母公司与被审计单位在资产、业务、人员、机构、财务等方面是否分开,是否存在占用资金等情况;控股母公司是否施加压力,要求被审计单位达到其设定的财务业绩目标。
 

  (二)治理结构

  良好的治理结构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和财务运作实施有效的监督。

  资金运动
 

  (三)组织结构

  复杂的组织结构可能导致某些特定的重大错报风险。(子公司,联营,合营)
 

  (四)经营活动

  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识别预期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主要交易类别、重要账户余额和列报。12项(涉及产供销)
 

  (五)投资活动

  了解被审计单位投资活动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关注被审计单位在经营策略和方向上的重大变化。
 

  (六)筹资活动

  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评估被审计单位在融资方面的压力,并进一步考虑被审计单位在可预见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