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
本章为财务管理部分的灵魂,其涉及到的众多财务指标贯穿整个财务管理部分。
故本章与第四章应在预习阶段打好基础。
其实本章就讲了两个问题——财务比率分析和财务体系分析。
 
一、财务比率分析
涉及众多的财务指标,可分为五类:
(1)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2)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3)营运能力比率;
(4)盈利能力比率;
(5)市价比率。
其中,前四类财务指标既可用于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也可以用于评价非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但第五类财务指标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对于这些财务指标大部分都存在记忆规律,可分批记忆。只有少数部分需要单独记忆(比如营运资本、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等)
(1)命名规律
①母子率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分母为资产总额,分子为负债总额。
②子比率指标;例如流动比率,分子为流动资产;速动比率,分子为速动资产。
③周转率指标;例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子为销售收入,分母为应收账款;存货比较特殊,既可以用销售收入作为周转额,又可以用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如果为了评价存货的变现能力,周转额应该用销售收入,如果为了评价存货的管理业绩,周转额应该用销售成本。
(2)其他规律
①时点指标/时点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分子分母均用年末余额;
②时期指标/时期指标,例如销售净利率;
③时期指标/时点指标,例如权益净利率,分母指标到底是用年末余额还是用年初和年末余额的平均余额考试时一般会给出,若不提示,则用年末余额即可。
除了要掌握各个财务指标的计算,还要注意一些财务指标之间的勾稽关系,比如流动比率和营运资本配置比率、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以及资产负债率等。除此之外,还要多众指标进行分析,比如流动比率的局限性有哪些、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总资产周转率是提高权利净利率的基本动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