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考点: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一)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出售(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利得。
(二)盘盈利得
企业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三)捐赠利得
企业接受捐赠产生的利得。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考试仅仅考概念,无计算)
(五)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六)企业取得按照权益法核算的某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七)政府补助
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形成的利得。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形成的利得;核算内容(了解)。
不属于政府补助的有: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的税收优惠体现了政策导向,政府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政府补助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重点掌握在本期确认的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如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财政拨款、固定资产专门借款的财政贴息等。
*9步: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计量,确认资产(银行存款)和递延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第二步:企业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该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第三步:该长期资产交付使用。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①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
②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或该资产未使用到期而处置,则应将尚未摊销完毕的递延收益,一次转入处置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项目

时间

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从购买的下一个月(当月)

自行建造(研发)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达到预定使用的下一个月(当月)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其补助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①用于补偿已经发生的费用(比如企业直接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②用于补偿以后将发生的费用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以后发生费用时:
借:递延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