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原材料
  【预习要点】
  一、实际成本法
  1.购入材料
  (1)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购货方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如小规模纳税人),计入原材料成本。
  (2)发票账单已到、材料未达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贷材料到达、入库后,根据收料单,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
  (3)材料已到、发票账单未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收到发票账单后按实际金额入账。
  (4)预付货款、材料未到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等、
  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2.发出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生产产品领用)
  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用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
  贷:原材料
  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可以由企业从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等方法中选择。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计划成本法
  (1)采购时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倒挤,可能在贷方)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3)月末,企业根据领料单等编制的“发料凭证汇总表”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借:生产成本(生产产品领用)、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用用)、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销售费用(销售部们耗用)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4)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借:生产成本(生产产品领用)、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用用)、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销售费用(销售部们耗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可能在借方,与期末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方向相反)
  【要点点拨】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如有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的差异(超支差异);如有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的差异(节约差异);超支差异用正号(+)表示,节约差异用负号(—)表示。
  “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