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今年本港将重夺全球新股集资额榜首之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昨发表报告,估计今年本港的新股集资额达到2,600亿港元,按年升12%,共有117家新上市企业,按年增加8家,本港是继2011年后重夺全球新股集资额榜首。
创板新上市公司大增63%
今年本港集资额表现强劲,主要是年内共15单巨无霸在港上市,集资规模逾50亿元,全年整体集资额逾一半来自金融服务业。相比去年只有10家巨无霸新股。至于今年创业板新上市公司数目大幅增长,估计由去年的19宗,增加今年的31宗,按年大增63%。
该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主管合伙人(香港)李令德昨表示,部分创业板IPO股价大幅波动,亦引起监管机构关注。有关部门决定或多或少会影响创业板新股上市活动,但由于修例需时,相信明年创业板新股上市企业数目亦不会大幅下跌。她认为,现时是较好时机审视创业板定位,及是否需要改变上市规则,相信修例会令制度更透明清晰,对整体新股市场亦有利。
美加息料不利明年股市
毕马威预计,展望明年本港新股减至约100隻,集资额逾2,500亿元,未来仍有多宗大型新股上市,包括内地保险企业、大型银行旗下租赁子公司及地方银行等,医疗保健及环保业新股活动估计亦活跃。但同时,该行预料美国加息将对明年股市造成不利影响。
与沪深联通可增流动性
李令德表示,内地重启IPO为企业提供了更多上市地点的选择,也为香港带来了更多挑战。但香港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面向国际投资者。与此同时,「沪港通」和即将开启的「深港通」将让两地市场联繫得更加紧密,同时还会提升两地市场的流动性。
内地新股市场方面,上交所将成为全球集资规模第四大的IPO市场。虽然A股IPO市场暂停了4个月,上交所今年的集资金额将比去年的310亿人民币增长3倍至1,080亿元人民币,IPO数量则比去年的43宗翻倍至89宗,深圳证券交易所今年的IPO数量有望达到131宗,总集资金额490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的82宗IPO和360亿元人民币集资金额都有增长。
|
导航大图 | |
导语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人物档案 | |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 |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 |
责任编辑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毕马威调查:2016年半导体市场将加速并购步伐
下一篇:下一篇: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当前VC/PE税法不统一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