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今日(9月12日),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前称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在网站发出公告称,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于昨日发出公告,将该公司前董事局主席荣智健及其余四名前董事告上香港高等法院及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审裁处),并已展开法律程序和研讯程序。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在公告中表示,香港证监会指控该公司及其前董事曾从事市场失当行为,涉嫌在2008年就杠杆式外汇合约投资巨额亏损,披露虚假或具误导性的财务状况信息。
目前,香港证监会正寻求香港高等法院颁发恢复原状或赔偿令,以使在香港证监会所指因于2008年9月12日收市后及于2008年10月20前购入本公司股票而可能遭受损失的投资者能够恢复原状或获得赔偿。据悉,此案涉及4500名投资者,当时的购股总额约19亿港元。此外,证监会正寻求审裁处对中信及该五名董事施加制裁。
香港证监会此次对于荣智健等人的起诉要追溯到6年前。
2008年10月20日,当时的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了降低西澳大利亚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该公司曾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交易合约。但9月7日以来,中信泰富觉察到合约的潜在风险,公司终止了部分当时仍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亏损6.27亿港元。随后,公司又买卖了一些远期澳元以调控澳元风险,再度亏损1.29亿港元。加上其他一系列交易,截至2008年10月17日,中信泰富已变现的亏损为8.077亿港元。与此同时,中信泰富手上还有一部分仍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截至2008年10月17日,按公允价值计算亏损为147亿港元。随后,其母公司中信集团伸出援手,向中信泰富注入15亿美元后,中信泰富最终的亏损额定格在91.55亿港元。
公告发布后,中信泰富股价一度暴跌近七成,市值损失超过200亿港元,也为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随后,香港媒体爆出中信泰富在2008年9月份已知发现外汇衍生产品出现亏损,存在拖延公告重大事项的嫌疑。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对该公司展开调查并发表公告称,中信泰富涉嫌违反的规定是“就上市公司涉嫌进行损害股东利益或有欺诈成分的交易或向公众提供虚假或具误导性资料的行为进行查询。”
2009年1月2日,中信泰富披露该公司包括荣智健在内的17名董事正接受香港证监会的调查。同日,中信泰富股价大幅飙升,收报10.20港元,涨幅达到21.72%,成交量也创下一个月来的新高,达到4.29亿港元。
荣智健于1942年出生在上海,因是著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之子而备受关注。1986年,荣智健进入中信香港任董事总经理,在国务院支持下,进行了一连串收购,其中最重要的是借壳香港“炒股大王”香植球的泰富发展有限公司上市,正式易名中信泰富有限公司。2009年时,荣智健因投资外汇导致巨额亏损而辞去中信泰富集团主席。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今日(9月12日),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前称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在网站发出公告称,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于昨日发出公告,将该公司前董事局主席荣智健及其余四名前董事告上香港高等法院及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审裁处),并已展开法律程序和研讯程序。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荣智健:我的父亲荣毅仁
下一篇:下一篇:荣毅仁与荣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