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在国际经济和金融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局势下,中国银行此次入选“全球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将在相当程度上为整个中国银行业在未来国际金融新秩序构建中增加更多的话语权,具有很强的国家战略意义
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体系,罕见地承认了一家非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全球金融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个月前,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中*10入选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被G20下属的金融稳定理事会(简称FSB)和巴塞尔委员会确定为“全球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英文简称G-SIFIs)”。
全球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是指在金融市场中承担了关键功能、具有全球性特征的金融机构。“这首先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认可。”中国银行副行长岳毅向《瞭望》新闻周刊表示。
一个月前的2月3日,作为中国*9家迎来百年华诞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庆典活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为大会发来的贺信中指出,中国银行长期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对外筹资的主渠道,服务大众,诚信至上,为支持经济建设和促进对外经贸发展作出。
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
导航大图 | |
导语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人物档案 | |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 |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 |
责任编辑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中国银行岳毅副行长一行访问安哥拉
下一篇:下一篇:岳毅:积极应对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