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2014年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5大看点

发布时间:2014-11-26 16:20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IMF和世行2014年年会于2014年10月11日在华盛顿开幕。此前举行的2014年*7《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新闻发布的相关细节也值得市场耐心回味,因其会也不乏亮点和看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顾问、研究部主任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结了全球经济复苏基本格局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和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一、金融危机“余震”VS.经济增速潜能
  Blanchard 表示,全景经济复苏还在继续,但依旧较为疲软,而且具有不平衡性。
  从基本数据来看,我们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3.3%,与7月预测值下降了 0.1%;预测2015年将录得3.8%,比起7月预期下降了0.2%。原本预测值已经够低,现再度微微下调。我们对世界经济增长一直持比较怀疑态度,认为其具有一定误导性,因其掩盖了不同国家走过的不同过程。有些国家已经复苏或者接近复苏;另外,有些国家还在挣扎当中。所以,我们应该从不同国家复苏程度一一考察。
  纵观世界各国,各国家经济复苏主要受到两种力量相互抗衡和较量。一种则是经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可视为过去的一种力量。政府和公司受到较高的债务和失业率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未来力量的影响,也就是潜在经济增长率预期。
  这些预期也微调,对未来低靡预期可左右消费我们决定。这两种力量在不同国家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再细看个国家情况,先进经济体,尤其美国和英国为首正在逐渐摆脱经济危机不良影响。虽然其经济增长水平不错,但它们未来经济增长潜能比起20世纪初水平要低得多。日本经济虽然在发展,但债务水平过高,这可能是过去一股力量的影响。未来他们发展潜力较低,所以面临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和财政挑战。
  此外,欧元区经济增长在今年早期几乎停滞,甚至欧元区核心国家也是这样。这一方面反映了一些临时性要素,整个欧元区,尤其是南欧未来经济增长势头十分疲软,过去经济危机的影响为经济复苏带来负面影响。
  至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当然第2种要素,也就是对未来经济增速预期的修改更加重要。我们认为新兴市场总体会增长,比起2011年要低1.5%,这是一个重大调整。从新兴国家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率保持的较高。尽管中国住房和信贷水平下降,但我们依然没有修改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尽管中国经济需要再平衡,增速预期可能略微下调,但是这依然是一种健康的发展轨迹。
  印度从低靡状态中逐渐恢复过来。一方面是政策调整,一方面是信心重建。预料印度经济增长会超过5%。
  在看其他国家,情况就不如上述国家那么乐观。比如而俄罗斯,即便是在乌克兰危机之前,起不确定的投资前景已经让经济增长下降。我们预计今年俄罗斯经济可能没有增长。
  在巴西,不确定的经济前景和低投资也拖累经济增长率后腿。其他地区一般不多谈,但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尽管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降,虽然不是所有但大部分做的比较好。我们预计2014年低收入国家经济增长6.1%,2015年预期增长6.5%。这些都是很高的数字。这些数据还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
 
  二、全球经济风险趋于下行
  1、长期低利率不利带来长久的收益。金融市场对未来可能有点过分自满。虽然我们不能过分夸大这种风险,但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应该要谨慎。若他们有恰当的宏观调控工具也可以的。但是若他们过去没有用过这种宏观调控措施也是十分危险的。
  2、地缘政治风险。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确定的数据来显示乌克兰危机对经济的危害程度。对周边的国家也没有可衡量的影响,也许德国觉得他们经济信心受到一定影响,但也是一种投机性想法。另外,中东动荡并未影响到能源水平的动荡。但是,如果这些风险在未来加剧的话,对世界经济是有很大影响的。
  3、欧元区经济复苏停滞不前。这种风险则是需求可能进一步疲软。通胀可能带变成通缩。但这种并不是我们基线,我们认为欧元区经济会逐渐改变。但若真的发生通缩的话,那么它不断可能影响欧元区而且可能影响整个世界。
 
  三、有效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双节棍”
  至于政策引导重要性,Blanchard表示,先进经济体必须同时解决危机遗留问题和并且还要看潜在增长这两个方面。谈到危机遗留问题,重点侧重点是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至于债务问题,企业与居民的债务问题也较为严重。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货币宽松和低利率政策仍然是提高经济增长的关键。
  此外,欧元区经济的疲软复苏引发了对财政政策态势的讨论。Blanchard认为,主权债券利差低,表明过去几年实施的财政整顿让金融投资者建立起信任。他们相信当前的财政路径是可持续的。这种信任来之不易,付出了很大代价,所以不应该让其受到威胁。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没有利用财政政策空间来维持经济复苏。
  正如我们在第3三章中指出的,基础设施投资即使通过发债融资也可能是可取的。不仅有利于短期内刺激需求,而且中期内也能促进供给。如果复苏真的停滞,很明显,欧元区各个成员国应该准备好更多有效措施。最后我们来谈论最后一个方面。我们当然是希望未来经济潜在增速更高。只要经济复苏不带来不平衡当然是很好的。
  另外也能让我们更加容易面对金融和财政政策的挑战。提高潜在的产出,更不要说提高潜在经济增长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应该保持现实预期。重点放在现在到底能做什么。在多数国家,特定的结构改革是有所注意的。对于先进经济体和新兴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不能光谈实施结构改革,而是明确的要说明在目前这个时刻,最可行最必要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所以对各个国家来讲,这个问题是不一样的。
  Blanchard最后总结道,我觉得,当政策决策者面临挑战,需要有一个清晰计划。不仅要解决遗留问题,同是也要解决潜在增长低靡的挑战。以此重新树立信心。
 
  四、中国依旧是新兴经济体“领头羊”
  当记者提问环节,来自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问题则是中国在新兴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该记者问道,“4月份IMF有一报告说,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那么就会带动整体新兴市场国家增长0.1个百分点。那么,你现在觉得中国在新兴市场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越来越大还是下降了?”
  对此,IMF员工Rupa Ruttagupta回答称,“预期中国GDP增长是7.4%,到中期可能放缓至6.3%。中国在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整体来讲,中国在整体购买力方面对世界影响较大,对于未来新兴市场走向影响也是如此。”
 
  五、乌克兰危机拖累欧元区经济复苏
  当记者问道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影响时,IMF世界经济研究部门主管Thomas Helbling表示,俄罗斯受到欧盟国家制裁,受其影响,俄罗斯投资环境恶化。这种形势未来短期内不太可能很快改变。从德国与俄罗斯贸易关系来看,德国出口份额中3%出口到俄罗斯。俄罗斯进口减少确实是德国出口放缓一个因素。俄罗斯*5一难题是,人们不愿在俄罗斯投资。
  Olivier Blanchard也及时补充道,“我们上次就像法医般那样对德国的经济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的确发现乌克兰危机负面影响了德国经济增长。”
  当记者问道,欧洲央行(ECB)拟向货币基金组织寻求10亿美元帮助以此来偿还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债务负担,对此IMF不予置评。只是表示,欧洲央行实施的资产支持证券购买(ABS)可以解决一定问题,有利于扩大中小企投资。
 
  来源:中金网

 
导航大图
导语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人物档案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责任编辑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中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路
下一篇:下一篇:【IMF世行2014秋季年会】拉加德:如何避免全球经济新平庸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