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1962年,企业历史学家、企业战略研究奠基人阿尔弗雷德?钱德勒(生于1918年)在《战略与结构》(Strategy and Structure)中把战略定义为“制定企业宗旨和长期目标,为实现目标选择行动方案,配备必要资源”。
1965年,伊戈尔?安索夫(生于1918年)在《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中提出战略计划的安索夫模型(Ansoff Model of Strategic Planning)。这个模型的核心是简单可靠的差异分析:弄清楚你所处的位置,确定你希望到达的目标,然后确定为实现目标必须采取的行动。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2004年1月号,在“哈佛经典”专栏摘要介绍了迈克尔?波特的新文章——《什么是战略》。在这篇文章中,波特不但对“战略”意义作了新阐述,而且对“战略”含义作了新注释。他说,“战略”一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二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三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一种配称”。
迈克尔·波特
全美*7工商管理权威教材系列,由汤姆森·斯迪克兰德所着《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第十版)的说法是:“战略是公司前进的路径地图,是公司经营的蓝图;战略是公司展开业务的一道命令;战略是一个策略规划,公司依此建立其对顾客的忠诚度,赢得一个相对其竞争对手持续的竞争优势。”
|
导航背景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简介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发展战略应用的实际意义
下一篇:下一篇:发展战略概念引进中国